英特尔CPU分类

要怎么看英特尔和AMD。CPU是奔腾或者塞扬等等的?例如:T4400 英特尔 奔腾

http://www.intel.cn/content/www/cn/zh/homepage.html
所有型号都有自己找!分类你也太笼统了!
Intel CPU命名规则
Intel处理器往往分系列,例如Celeron、Celeron D、Pentium 4、PentiumD等等,同系列的各个型号用频率、数字、字母等来加以区分,其命名有一定规则,掌握这些规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快速了解Intel处理器的技术特性。
一、桌面平台(台式机处理器)
1、Celeron
Celeron系列都直接采用频率标注,例如Celeron 2.4GHz等等,频率越高就表示规格越高。只有Northwood核心的1.8GHz产品为了与采用Willamette核心的同频率产品相区别而采用了在频率后面增加字母后缀"A"(标注为Celeron 1.8A GHz)的方式。
2、Celeron D
Celeron D系列无论是Socket478接口还是Socket 775接口全部都采用三位数字的方式来标注,形式为Celeron D 3xx,例如Celeron D 325等等,部分型号还会加上一个后缀字母(一般是J,代表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型号数字越大就表示规格越高,或者支持的特性越多。
Celeron D 3x0/3x5:全部是Socket 478接口,不支持64位技术。
Celeron D 3x0J/3x5J:基本上可以看作是Celeron D 3x0/3x5的Socket775接口版本,二者的唯一区别仅仅只是增加了对硬件防病毒技术EDB的支持,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Celeron D 3x1/3x6:基本上可以看作是Celeron D 3x0J/3x5J的64位版本,二者的唯一区别仅仅只是增加了对64位技术EM64T的支持,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3、Pentium 4
Pentium 4的型号非常复杂,并且频率跨度大、核心类型多。
1) Socket 478接口Pentium 4
Socket 478接口Pentium 4系列都直接采用频率标注,例如Pentium 4 2.66GHz等等,部分型号会采用在频率后面增加字母后缀的方式来区别同频率的产品。频率越高就表示规格越高。
后缀"A":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2.0GHz及更低频率时,Northwood核心产品为了与同频率的Willamette核心产品相区别而采用,共有1.6A GHz、1.8A GHz、2.0A GHz三种,都是512KB二级缓存、400MHz FSB;另外一种情况是在2.0GHz以上的频率时,Prescott核心产品为了与同频率的Northwood核心产品相区别而采用,共有2.26A GHz、2.4A GHz、2.66A GHz、2.8AGHz四种,都是1MB二级缓存、533MHz FSB。
后缀"B":这是Northwood核心533MHz FSB的产品为了与采用相同核心但却是400MHz FSB的产品相区别而采用,共有2.4B GHz和2.8B GHz两种情况。
后缀"C":表示这是Northwood核心、512KB二级缓存、800MHz FSB、支持超线程技术的产品,共有2.4C GHz、2.6C GHz、2.8C GHz、3.0CGHz、3.2C GHz和3.4C GHz等几种。
后缀"E":表示这是Prescott核心、1MB二级缓存、800MHzFSB、支持超线程技术的产品,共有2.8E GHz、3.0EGHz、3.2E GHz和3.4E GHz等几种。
2) Socket 775接口Pentium 4
Socket 775接口Pentium 4系列都采用三位数字的方式来标注,形式是Pentium 4 5xx或6xx,例如Pentium4 530等等,部分型号还会加上一个后缀字母(一般是J,代表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型号数字越大就表示规格越高,或者支持的特性越多。
Pentium 4 5x0:表示这是Prescott核心、1MB二级缓存、800MHzFSB、支持超线程技术的产品,但不支持64位技术。
Pentium 4 5x5:表示这是Prescott核心、1MB二级缓存、533MHzFSB的产品,但不支持超线程技术和64位技术。
Pentium 4 5x0J:其与5x0系列的唯一区别就是增加了硬件防病毒技术EDB,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4 5x5J:其与5x5系列的唯一区别就是增加了硬件防病毒技术EDB,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4 5x1:其与5x0J系列的唯一区别就是增加了对64位技术EM64T的支持,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4 5x6:其与5x5J系列的唯一区别就是增加了对64位技术EM64T的支持,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4 6x0:其与5x1系列的区别在于两点,一是二级缓存增加到2MB,二是支持节能省电技术EIST,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4 6x2:其与6x0系列的唯一区别就是增加了对虚拟化技术Intel VT的支持,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4 6x1:表示这是Cedar Mill核心、2MB二级缓存、800MHz FSB的产品,其与6x0系列的唯一区别仅仅在于采用了更先进的65nm制程的Cedar Mill核心,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4、Pentium 4 EE
无论是Socket 478接口还是Socket 775接口,所有的Pentium 4 EE系列都直接采用频率标注,例如Pentium 4 EE 3.2GHz等等,频率越高就表示规格越高。
5、Pentium D
Pentium D系列都采用三位数字的方式来标注,形式是Pentium D 8xx或9xx,例如PentiumD 830等等,数字越大就表示规格越高或支持的特性越多。
Pentium D 8x0:表示这是Smithfield核心、每核心1MB二级缓存、800MHz FSB的产品。
Pentium D 8x5:其与8x0系列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前端总线降低到533MHz FSB,二是不支持节能省电技术EIST,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D 9x0:表示这是Presler核心、每核心2MB二级缓存、800MHz FSB的产品,其与8x0系列的区别有两点,一是采用了更先进的65nm制程的Presler核心,二是增加了对虚拟化技术Intel VT的支持,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D 9x5:其与9x0系列的唯一区别仅仅只是不支持虚拟化技术Intel VT,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6、Pentium EE
Pentium EE系列都采用三位数字的方式来标注,形式是Pentium EE 8xx或9xx,例如Pentium EE 840等等,数字越大就表示规格越高或支持的特性越多。
Pentium EE 8x0:表示这是Smithfield核心、每核心1MB二级缓存、800MHz FSB的产品,其与Pentium D 8x0系列的唯一区别仅仅只是增加了对超线程技术的支持,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EE 9x5:表示这是Presler核心、每核心2MB二级缓存、1066MHz FSB的产品,其与Pentium D 9x0系列的区别只是增加了对超线程技术的支持以及将前端总线提高到1066MHz FSB,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7、Core 2 Duo
Core 2 Duo系列采用了全新的命名规则,由一个前缀字母加四位数字组成,形式是Core 2 Duo 字母+xxxx,例如Core 2 Duo E6600等等。
前缀字母在编号里代表处理器TDP(热设计功耗)的范围,目前共有E、T、L和U等四种类型。其中"E"代表处理器的TDP将超过50W,主要针对桌面处理器;"T"代表处理器的TDP介于25W-49W之间,大部分主流的移动处理器均为T系列;"L"代表处理器的TDP介于15W-24W之间,也就是低电压版本;"U"代表处理器的TDP低于14W,也就是超低电压版本。目前已经发布的产品还只有E系列和T系列,2006年底左右会增加L系列和U系列。
在前缀字母后面的四位数字里,左起第一位数字代表产品的系列,其中用奇数来代表移动处理器,例如5和7等等,在前缀字母相同的情况下数字越大就表示产品系列的规格越高,例如T7x00系列的规格就要高于T5x00系列;用偶数来代表桌面处理器,例如4、6和8等等,在前缀字母相同的情况下数字越大也同样表示产品系列的规格越高,例如E6x00系列的规格就要高于E4x00系列。后面的三位数字则表示具体的产品型号,数字越大就代表规格越高,例如E6700规格就要高于E6600,T7600规格也同样要高于T7400。
8、Core 2Extreme
Core 2 Extreme系列也采用了与Core 2 Duo类似的命名规则,仍然由一个前缀字母加四位数字组成,例如Core 2Extreme X6800等等。
目前前缀字母只有"X"一种,不过与Core 2 Duo系列不同的是,前缀字母在编号里并不代表处理器TDP(热设计功耗)的范围,"X"的含义是"Extreme",具有极速、顶级的意思,代表这是最顶级的PC处理器。在前缀字母后面的四位数字里,左起第一位数字仍然代表产品的系列,在前缀字母相同的情况下数字越大就表示产品系列的规格越高,目前还只有一个6系列,2006年底还会增加一个8系列,前端总线会提升到1333MHz FSB并且采用四核心设计。后面的三位数字则表示具体的产品型号,数字越大就代表规格越高。
二、移动平台(笔记本处理器)
1、MobileCeleron
Mobile Celeron系列全部都直接采用频率标注,例如Mobile Celeron 2.0GHz等等,频率越高就表示规格越高。
2、MobilePentium 4-M
Mobile Pentium 4-M系列也全部都直接采用频率标注,例如Mobile Pentium 4-M 2.0GHz等等,频率越高就表示规格越高。
3、MobilePentium 4
Mobile Pentium 4系列中Northwood核心的产品全部都直接采用频率标注,例如Mobile Pentium 42.66GHz等等,频率越高就表示规格越高,该系列只有部分型号支持超线程技术;而Prescott核心的产品则全部都采用三位数字的方式来标注,形式是Mobile Pentium 4 5xx,例如Mobile Pentium 4 538等等,型号数字越大就表示规格越高,该系列全部型号都支持超线程技术。
4、Cleron M
Celeron M系列全部采用三位数字的方式来标注,形式是Celeron M xxx,部分型号还会加上一个后缀字母(一般是J,代表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在产品编号的3位数字里,第一位数字用来区分CPU核心,其中3代表Banias核心或Dothan核心,4代表Yonah核心;第二位数字表示具体的产品型号,数字越大则规格越高,对于Celeron M 3xx系列来说,第二位数字还具有区别CPU核心的作用,其中5以下的是Banias核心,而5及其以上的则是Dothan核心;第三位数字用来表示核心电压,其中0代表普通电压版本,而3则代表超低电压版本。例如Celeron M 360J就是Dothan核心并且支持EDB的普通电压版本,Celeron M 333就是Banias核心的超低电压版本,Celeron M 423就是Yonah核心的超低电压版本等等。
5、Pentium M
Pentium M的早期产品(全部都是Banias核心)直接采用频率标注,部分产品还会采用字母后缀的方式,其中LV代表低电压版本,而ULV则代表超低电压版本,例如Pentium M 1.3GHz LV等等。
后期的Banias核心产品及所有Dothan核心产品都采用三位数字的方式来标注,形式是Pentium M 7xx,部分型号还会加上一个后缀字母(一般是J,代表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在产品编号的3位数字里,第一位数字表示处理器的产品系列,7代表Pentium M;第二位数字表示具体的产品型号,数字越大则规格越高;第三位数字则表示前端总线频率或核心电压,其中0代表533MHz FSB的普通电压版本,5代表400MHz FSB的普通电压版本,8代表低电压版本,而3则代表超低电压版本,低电压版本和超低电压版本都是400MHz FSB。例如,Pentium M 733J就是支持EDB的超低电压版本,Pentium M 738是低电压版本,Pentium M 765是400MHz FSB的普通电压版本,而Pentium M 760则是533MHz FSB的普通电压版本。
6、Core Duo和Core Solo
Core Duo和Core Solo也采用了全新的命名规则,由一个前缀字母加四位数字组成,形式是Core Duo 字母+xxxx,部分型号还会采用在数字后面增加字母后缀的形式(一般是E,代表不支持虚拟化技术IntelVT),例如Core Duo T2300E等等。
前缀字母在编号里代表处理器TDP(热设计功耗)的范围,目前共有T、L和U等三种类型。其中"T"代表处理器的TDP介于25W-49W之间,大部分主流的移动处理器均为T系列;"L"代表处理器的TDP介于15W-24W之间,也就是低电压版本;"U"代表处理器的TDP低于14W,也就是超低电压版本。
在前缀字母后面的四位数字里,左起第一位数字代表产品的系列,也可以表示处理器的核心数量,其中1代表单核心的Core Solo,2代表双核心的Core Duo;后面的三位数字则表示具体的产品型号,其中第二位数字代表产品的具体规格,在前缀字母相同的情况下数字越大就表示产品的规格越高;第三位数字代表前端总线频率,0代表系列中的正常FSB频率,而5则代表比0要低一级的FSB频率。例如CoreDuo L2400就是双核心的低电压版本,而Core Solo T1350就是单核心的正常电压版本并且FSB频率要比普通的T系列(667MHzFSB)低一级(533MHz FSB)等等。
三、服务器和工作站平台
在2006年以前的服务器和工作站平台处理器,无论是Xeon、Xeon MP还是Itanium2都是直接采用频率标注的方法。问题是在处理器的核心类型、前端总线频率、二级缓存和三级缓存容量、所支持的特性等等方面都不相同的情况下,只凭借标注的频率根本就无法区分不同型号的处理器。例如Xeon 2.0GHz就有Foster和Prestonia两种核心类型,前者是0.18um制程、256KB二级缓存,而后者是0.13um制程、512KB二级缓存,并且Prestonia核心的Xeon 2.0GHz还分为Socket 603接口的400MHz FSB版和Socket 604接口的533MHz FSB版;Xeon MP 3.0GHz也具有Gallatin和Potomac两种核心,前者是Socket 603接口、130nm制程、400MHz FSB,而后者是Socket 604接口、90nm制程、667MHzFSB,并且Potomac核心的Xeon MP 3.0GHz的三级缓存还分为4MB和8MB两个版本。有鉴于以上这些弊端,Intel借鉴了桌面平台和移动平台采用处理器编号的成功经验,于2006年正式开始在服务器和工作站平台上采用处理器编号。
服务器和工作站平台的处理器编号由四位数字组成。左边第一位数字代表处理器家族,数字越大则代表处理器家族越高端,其中,5代表Xeon,7代表Xeon MP,9代表Itanium 2。第二位数字代表同一处理器家族中的不同产品系列,也可以用来区别不同的处理器核心,数字越大则代表该系列产品的发布时间越晚、更先进、规格更高并且具有更高的性能,例如Xeon 5000和5100系列分别是Dempsy核心和Woodcrest核心,Xeon MP 7000系列和7100系列分别是Paxville核心和Tulsa核心,在发布时间上后者都要晚于前者,性能也更强。第三位数字代表具体的产品规格型号,数字越高规格也就越高,例如Xeon 5160要强于Xeon 5150。第四位数字的主要用途是用来在同系列产品频率相同时区分前端总线频率,例如频率同样是3.0GHz的Xeon MP 7040和7041,前者是667MHz FSB,而后者是800MHz FSB;第四位数字还有一个用途是标注低电压版,方法与移动平台处理器编号一样是采用8和3来表示,例如Xeon 5148与Xeon 5140,Xeon 5063与Xeon5060,前者除了核心电压低于后者之外的其它参数都与后者相同.
参考:http://wenku.baidu.com/link?url=a3mcg89j8G-_8Nq6YH0IS-uIvHIhs6tS6n1otV09qqZy-aHN4_W1k9TOw62XrRcL5fOrYD-O8XzV7jvlISc_RbxHy-njcwWlhcXvQHqAY_q

其他的说法:不同型号对应得是不同得市场定位.赛扬是定位比较低端得CPU.酷睿2、奔腾 是Intel的商业策略。为给市场就换名字,但是T4系列和T6系列的内核架构是一样的,都是45纳米的Penryn架构,它们的工艺也是一样的,甚至可能是从同一条生产线上面下来的。T4300就是比T6600少了1M的二级缓存。 其中E、T、L、U分别代表TDP功耗值 E代表处理器将超高50W TDP,主要针对桌面级应用平台; T代表处理器的TDP在25W-49W之间,大部份主流的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均为T系列; L代表低电压版本处理器,TDP在15W-24W,U则为超低电压版本,表示处理器的TDP将低于14W;第二位数字将表示产品的规格。在相同规格的产品中,数字越高则表示该款产品的规格越高,但是产品的规格并不是仅仅体现在处理器的时钟频率上,所搭载的二级缓存容量的也是不同的. P系列定于与高端,总线频率为1066,T 系列的一般为800, 制造工艺是一样的45NM,功率为25W,CPU缓存 为3M 和 6M的. 其实就是比T系列定位高一点,注意正对讯驰2平台. 现在得主流是I系列得, 主要分为 I3 I5 I7, I3是不支持酷睿得.i7有LGA1366接口的,集成3通道内存控制器,四核心八线程,配X58主板i7也有LGA1156接口的,集成双通道内存控制器和北桥,四核心八线程,配P55主板i5是LGA1156接口的,集成双通道内存控制器和北桥,四核心四线程(低端的也有双核心四线程),配P55主板i3是LGA1156接口的,集成显示核心,双核心四线程,配H55主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2
英特尔CPU核心  Tualatin
  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图拉丁”核心,是Intel在Socket 370架构上的最后一种CPU核心,采用0.13um制造工艺,封装方式采用FC-PGA2和PPGA,核心电压也降低到了1.5V左右,主频范围从1GHz到1.4GHz,外频分别为100MHz(赛扬)和133MHz(Pentium III),二级缓存分别为512KB(Pentium III-S)和256KB(Pentium III和赛扬),这是最强的Socket 370核心,其性能甚至超过了早期低频的Pentium 4系列CPU。
  Willamette
  这是早期的Pentium 4和P4赛扬采用的核心,最初采用Socket 423接口,后来改用Socket 478接口(赛扬只有1.7GHz和1.8GHz两种,都是Socket 478接口),采用0.18um制造工艺,前端总线频率为400MHz, 主频范围从1.3GHz到2.0GHz(Socket 423)和1.6GHz到2.0GHz(Socket 478),二级缓存分别为256KB(Pentium 4)和128KB(赛扬),注意,另外还有些型号的Socket 423接口的Pentium 4居然没有二级缓存!核心电压1.75V左右,封装方式采用Socket 423的PPGA INT2,PPGA INT3,OOI 423-pin,PPGA FC-PGA2和Socket 478的PPGA FC-PGA2以及赛扬采用的PPGA等等。Willamette核心制造工艺落后,发热量大,性能低下,已经被淘汰掉,而被Northwood核心所取代。
  Northwood
  这是目前主流的Pentium 4和赛扬所采用的核心,其与Willamette核心最大的改进是采用了0.13um制造工艺,并都采用Socket 478接口,核心电压1.5V左右,二级缓存分别为128KB(赛扬)和512KB(Pentium 4),前端总线频率分别为400/533/800MHz(赛扬都只有400MHz),主频范围分别为2.0GHz到2.8GHz(赛扬),1.6GHz到2.6GHz(400MHz FSB Pentium 4),2.26GHz到3.06GHz(533MHz FSB Pentium 4)和2.4GHz到3.4GHz(800MHz FSB Pentium 4),并且3.06GHz Pentium 4和所有的800MHz Pentium 4都支持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封装方式采用PPGA FC-PGA2和PPGA。按照Intel的规划,Northwood核心会很快被Prescott核心所取代。
  Prescott
  这是目前高端的Pentium 4 EE、主流的Pentium 4和低端的Celeron D所采用的核心。Prescott核心与Northwood核心最大的区别是采用了90nm制造工艺,L1 数据缓存从8KB增加到16KB,流水线结构也从20级增加到了31级,并且开始支持SSE3指令集。Prescott核心CPU初期采用Socket 478接口,现在基本上已经全部转到Socket 775接口,核心电压1.25-1.525V。前端总线频率方面,Celeron D全部都是533MHz FSB,而除了Celeron D之外的其它CPU为533MHz(不支持超线程技术)和800MHz(支持超线程技术)以及最高的1066MHz(支持超线程技术)。二级缓存分别为256KB(Celeron D)、1MB(Socket 478接口的pentium 4以及Socket 775接口的Pentium 4 5XX系列)和2MB(Pentium 4 6XX系列以及Pentium 4 EE)。封装方式采用PPGA(Socket 478)和PLGA(Socket 775)。Prescott核心自从推出以来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先后加入了硬件防病毒技术Execute Disable Bit(EDB)、节能省电技术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EIST)、虚拟化技术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Intel VT)以及64位技术EM64T等等,二级缓存也从最初的1MB增加到了2MB。按照Intel的规划,Prescott核心会被Cedar Mill核心取代。
  Smithfield
  这是Intel公司的第一款双核心处理器的核心类型,基本上可以认为Smithfield核心是简单的将两个Prescott核心松散地耦合在一起的产物,这是基于独立缓存的松散型耦合方案,其优点是技术简单,缺点是性能不够理想,目前Pentium D 8XX系列以及Pentium EE 8XX系列采用此核心。关于Smithfield的详细资料可以查看Intel双核心类型
  Cedar Mill
  这是Pentium 4 6X1系列和Celeron D 3X2/3X6系列采用的核心,从2005开始末出现。其与Prescott核心最大的区别是采用了65nm制造工艺,其它方面则变化不大,基本上可以认为是Prescott核心的65nm制程版本。Cedar Mill核心全部采用Socket 775接口,核心电压1.3V左右,封装方式采用PLGA。其中,Pentium 4全部都为800MHz FSB、2MB二级缓存,都支持超线程技术、硬件防病毒技术EDB、节能省电技术EIST以及64位技术EM64T;而Celeron D则是533MHz FSB、512KB二级缓存,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和64位技术EM64T,不支持超线程技术以及节能省电技术EIST。Cedar Mill核心也是Intel处理器在NetBurst架构上的最后一款单核心处理器的核心类型,按照Intel的规划,Cedar Mill核心将逐渐被Core架构的Conroe核心所取代。
  Presler
  这是Pentium D 9XX和Pentium EE 9XX采用的核心,同样是2005年末推出。基本上可以认为Presler核心是简单的将两个Cedar Mill核心松散地耦合在一起的产物,是基于独立缓存的松散型耦合方案,其优点是技术简单,缺点是性能不够理想。
  Yonah
  目前采用Yonah核心CPU的有双核心的Core Duo和单核心的Core Solo,另外Celeron M也采用此核心,Yonah是Intel于2006年初推出的。这是一种单/双核心处理器的核心类型,其在应用方面的特点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既可用于桌面平台,也可用于移动平台;既可用于双核心,也可用于单核心。Yonah核心来源于移动平台上大名鼎鼎的处理器Pentium M的优秀架构,具有流水线级数少、执行效率高、性能强大以及功耗低等等优点。Yonah核心采用65nm制造工艺,接口类型是改良了的新版Socket 478接口(与以前台式机的Socket 478并不兼容)。Yonah核心都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以及节能省电技术EIST,但其最大的遗憾是不支持64位技术,仅仅只是32位的处理器。值得注意的是,Core Duo的Yonah核心则是采用了两个核心共享2MB的二级缓存。共享式的二级缓存配合Intel的“Smart cache”共享缓存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缓存数据同步,大幅度降低了数据延迟,减少了对前端总线的占用。Yonah核心是共享缓存的紧密型耦合方案,其优点是性能理想,缺点是技术比较复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8-07

这是大的分类。小的分类就需要很多资料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669957?sort=created

具体在这个地址,仔细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9-02
你说的T4400这是笔记本的CPU 笔记本CPU SU系列的式赛扬的·T4400系列的是奔腾的·T6600-P8系列是酷睿的·现在又出来了·I3 I5 I7系列的 AMD笔记本就不好分了·是看频率来的·
第4个回答  2013-09-02
AMD:Athlon速龙(Athion3200+)Sempron闪龙(Sempron3000+)Phenom翼龙 (Phenom8650)...Intel:Celeron赛扬(Celeron 2.13)Pentium4奔4(Pentium42.66)PentiumD奔D(PentiumD 925 3.0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