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长征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的先后顺序

如题所述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基本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各阶段:

1、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2、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3、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4、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5、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6、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各部队。

扩展资料:

历史影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

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中,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5月,朱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从而第一次提出“万里长征”的概念。随着中央红军长征里程的不断增加,“长征”的定语由“万里”逐步增大。

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随着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广为流传,这一伟大壮举的影响不断扩大,“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就逐渐成为1934年至1936年间战略转移的专门用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1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基本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各阶段:

1、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2、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3、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4、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5、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6、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各部队。

扩展资料:

1、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途经11个省

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军推进到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10月中旬,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8月下旬,右路军穿越草地后,等待左路军前来会合。9月,率领左路军的张国焘拒绝北上,坚持南下。中共中央决定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先行北上。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吴起镇,结束长征。

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1年,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等11省。

2、红二方面军(红2、6军团)长征途经8个省

1936年7月初,红2、红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北的甘孜会师。7月5日,红2、红6军团和红32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长征。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11个月,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等8个省。

3、红四方面军长征途经4个省

1935年6月,与红一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共同北上。7月,所属的第9、第31、第33军被编入左路军,先头部队北上至阿坝地区;所属的第4、第30军被编入右路军,于8月下旬穿越草地,进行了包座战斗。

9月,红四方面军南下,先后转战于川康边和康北地区。1936年7月上旬与红二方面军共同北上,10月上旬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长征。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等4省。

4、红25军长征途经4个省

1934年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率领红25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

红25军经过河南南部、西南部,进入到陕南,并创建了鄂豫陕根据地。1935年7月,为配合红一、红四方面军北上行动,红25军决定西征北上,经甘肃境内,于9月15日到达陕西省延川县永平镇,结束长征,成为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第一支队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解读长征(5):各路红军长征都经过了哪些省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06

先后顺序是: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基本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各阶段:

1、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福建的长汀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2、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

3、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4、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扩展资料

长征精神

公元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离开江西瑞金进行战略大转移,至1936年10月止,红军走过了赣、闽、粤、湘等十一个省,经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以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千山,行程达两万五千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极其伟大。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它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

它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早已成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万里长征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渡湘江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过草地、翻雪山等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更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长征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10-24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 强渡大渡河 、 飞夺泸定桥 、 爬雪山过草地= = 孩纸 原来你知道顺序吖= =

 

抢渡金沙江( 5)四渡赤水河(3 )翻越夹金山( 7 )强度嘉陵江(4 )
飞夺泸定桥( 6 )包座战役(8 )攻占腊子口( 9)直罗镇战役( 10)喋血湘江(1)遵义会议(2 ) 
1.喋血湘江1934年12月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3.四渡赤水河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5月9日 
4强渡嘉陵江1935年3月28-4月28日
5.抢渡金沙江1935年5月3日
6.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29日
7.翻越夹金山1935年6月
8.包座战役1935年8月29日
9.攻占腊子口1935年9月16日
10. 直罗镇战役1935年11月19~24日
第4个回答  2012-12-17
抢渡金沙江( 5)四渡赤水河(3 )翻越夹金山( 7 )强度嘉陵江(4 )
飞夺泸定桥( 6 )包座战役(8 )攻占腊子口( 9)直罗镇战役( 10)喋血湘江(1)遵义会议(2 )
1.喋血湘江1934年12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