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课堂教学的改革之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

如题所述

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改革的重点工作。在新课改背景下,有许多学校的校长把课堂教学的改革作为课改的全部内容来抓,于是也就把突破点放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上,认为只要课堂教学改革能成功那么“课改”就成功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就成了一所学校发展和改革的头等大事。 其实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要改变一种多年不变的教学模式并非易事,尽管课堂教学的改革已经喊了多年,但真正能在全国有推广意义的典型事例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就是其“课改”的盲目性或者说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到底改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宣告胜利。那么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呢?我们来听听专家们的论述; 我国著名教育家、华师大终身教授叶澜曾经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做过精辟论述。她认为;过去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等等。 叶澜教授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好比是一个教学的“大框架”。所谓“大框架”,即指把教学活动的性质框定在“特殊认识活动”范围内的教学观。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的表现,一般呈现出如下特征:1. 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惟一目的。教学目标设定中最具体的是认识性目标,浅者要求达到讲清知识,深者要求达到发展能力。其他的任务,或抽象、或附带,并无真正的地位。2. 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尽管也提出研究学生的任务,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处于一定年级段的抽象群体来认识,研究的重点也是放在学生能否掌握教材、难点在何处等,依然是以教材为中心来认识学生。教学过程的设计除了课程进行的程序外,重点是按教材逻辑,分解设计一系列问题或相关练习,在教师心目中甚至在教案上都已有明确答案设定。3. 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于是,我们就见到这样的景象: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以上就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大框架,在理论和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 这一传统之所以具有超常的稳定性,除了因它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易被教师接受外,还因为它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并提供了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就能进入规范,依样操作,理论也因此而得以广泛传播,逐渐转化成实践形式,扎根于千百万教师的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总之,已有教学理论传统之长,深入实践主根之深,形式硬壳之坚,传习的可接受性之强,都使今日教学改革面临着强劲的真实“对手”,教学改革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巨性就不言而喻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课改”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当实施素质教育降低了升学率怎么办?似乎素质教育就是只要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多让学生活动,不追求基础学科的教育质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占教学总时数比例最高的必修课的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会有本质意义上的进展,也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效应。 因此,我们面临的任务不只是改变实践,同时,还需要在对已有理论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通过整合与创造,形成既能揭示课堂教学实质,又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新理论,这同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可以说,在理论上我们已走近“百川汇合”的“入海口”,但还没有见到浩瀚无边的“大海”。 总之,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它既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