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希特勒要进行两线作战? 德国一战过后为什么发展那么快? 德国二战为什么又像 一战那样两线作战?

德国二战战败的主要原因?

二战中希特勒进行两线,以致三线作战的原因很多。主要因素还是战争所需的能源,德国在一战后的发展主导因素则是纳粹主义精神迅速的将德国人民的民族凝聚力大幅提升。这在资本主义盛行的欧洲国家是很创新的特例,强盛的国民随创造的经济动力是飞快的,但是纳粹的目的远不止这些,很多人认为是希特勒再拿不下英国之后才决定对苏联下手的,实际上远不是这么简单。希特勒是个军事天才。在德军拿下法国后,法属非洲已基本对德军敞开,而非洲是德军和土耳其联合的必经通道。从战略角度,这是一招狠棋。
但是战争机器的开动是需要能源的,当德国本地和欧洲各国的能源开发力捉襟见肘之时。广大的苏联就是战争开发的又一快沃土。巴库的油田。顿巴斯的煤矿。库尔斯克的铁矿这些欧洲国家极其缺少的资源。正是德国所急需的,当德国海军在大西洋海战中的失败,打破了希特勒从海上协同登陆部队战胜英国的策略,而这时非洲兵团的节节胜利,将希特勒原定的作战方案打乱。这也是在哪时刻希特勒多次干涉隆美尔智慧的主要因素,
海军,空军在英吉利的遭挫,使的帝国参谋部和希特勒在作战方案的变动上产生了分歧,最终他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共同答案。苏联
多线作战的确是在冒风险。不过在世界战争史上。多线作战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说。德军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线作战只是其中一部分

刚刚看到上面满意答案的说法,我表示不同意见。当战争初期。位于法国北部的英法联军被荷兰。军队的投降打乱了阵脚,冯。伦德施奈特率领的7个装甲师穿过了阿登,并抵达色当。古德里安的第一装甲师和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飞速向英吉利海峡挺进,这时英国远征军被冯,德莱斯克的装甲师{上面所说的装甲军,根本没有这个编制}压制到埃菲尔山区,这是德军突然停止了进攻,这不是希特勒的决定,而是一线指挥官的决定,也就是德莱斯克将军的决定,根据是。停止进攻的命令分别是5.22日和23.日发出的两道命令,希特勒只是同意了他们的判断。因为此时德军装甲部队在两周的连续作战后,继续进攻已很困难。英军在阿拉斯的一次反击中也给德军警示。第四军团的冯,克鲁格,对当时的集团军指挥伦德施莱特要求停止进攻,最终三路德军停止进攻,5.24日上午,希特勒批准。当时的希特勒主要还有外交的顾虑。觉得能使英国投降最佳。直至26日希特勒发出进得命令 德国装甲部队的到了空军的支援开始全新对英国远征军进攻。可惜为时已晚
打败北部的英国远征军后。德军转向南方。冯,德莱斯克将军和古德里安指挥两只装甲部队占领巴黎
历史是要有根据的历史资料作为事件还原的有力证据。而不是凭空猜测章回小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13
  从实际的过程上分析,德国在二战时是吸取了一战的教训的,并没有再次选择同时向英法和苏联两线开战。一战的时候,德国是在西线集中优势兵力向英法进攻,东线部署少部分兵力防御俄国的进攻,结果同时和欧洲的三大帝国开战,最终因两面受敌而导致了失败。二战时希特勒吸取了教训,其实是极力避免两线作战的,而且在向西欧、北欧全面开战之后,希特勒选择和苏联缔结盟约同时出兵。以至于现在有人人为,二战实际上地德、苏共同挑起的。最直接的依据,二战爆发的标志是德军闪击波兰,但闪击波兰的同时也有苏联,斯大林分得的波兰领土,比希特勒还多3000平方公里,并且根据其当时的条约,苏联还是全线出兵建立了所谓的东方战线,把波罗的海三国都吞并了。两年后大规模进攻苏联的时候,希特勒已经整个占领了欧洲,虽然没能乘胜拿下英国,但当时美国尚未参战,英国仅能勉强自保根本无力反攻,德国当时全无两线作战的压力,是可以完全集中所有兵力来进攻专注苏联。
  二战德国的失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结盟没选择好盟友,而且最终德国还是不得已陷入了两线作战,也是被意大利、日本两个倒霉的盟友给拖进来的。墨索里尼在欧洲连希腊都打不过,心有不甘又去进攻北非,结果40万意军被5万英军打的落花流水,只好又去找希特勒帮忙,德军不得已只好分兵去了北非。而在希特勒进攻苏联受挫时,小日本又发神经去惹了美国,结果美国向日本宣了战,作为盟友希特勒只好也对美国宣战,一下子不但多了个更强大的对手,还彻底地卷入了比一战时压力更大的多线作战。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很多人认为击溃纳粹德国的根本力量来自东方的苏联红军,而美英盟军在西线的作战似乎仅仅是一种渔翁得利的行为,综观整个二战战局及结果似乎这种推论能令人信服,但事实呢?恰恰相反!其实真正击败了纳粹德国的力量是来自西方,那么下面由笔者用自己的看法和言论来解读二战德国崩溃的根本原因。

( 1 )战争早期德军在西线作战时的失误和为后来作战埋下的潜在威胁

其实早在德军闪击法国时,德国犯下的战略败笔和失误已为后来的战败埋下了祸根。我们让时间回到1940年5月20日,那时希特勒的坦克集团军已推进到了布伦和加来,并将英法军队逐渐包围在敦刻尔克。此时英法军队的厄运此时看来已是命中注定的了,然而就在这时,第19装甲军和第41装甲军同时接了装甲兵团司令克莱斯特发来的命令,要他们停止前进,并称“敦克尔克之敌将全部留给戈林元帅的空军去解决”。古德里安接到命令后,立即向克莱斯特提出了质问和抗议,但得到的最后答复是:“这是元首亲自下达的命令,必须执行。”然而,仅靠空军去完成此项使命事实上证明却是力不胜任的。古德里安和莱因哈特只得遵命停在运河一线按兵不动,而眼睁睁地看着英法比联军从敦刻尔克上船逃走。然而当希特勒于5月26日重新收回成命并下令坦克部队再次投入攻击时,却已经延误了战机。联军利用这一转瞬即逝的喘息机会,得以实施从海上撤退的“发电机计划”,英法军队扼守敦刻尔克直至六月四日,在此期间,他们利用战舰,渔舟、帆船,三桅船以及其它海运工具将32.4万人,其中法军8.5万人撤过了海峡。撤离的英法军队虽然被迫弃掉了全部装备辎重,然而却毕竟保留了有生力量,以致他们随时都会重新具有抵抗德军对英国本土发起入侵的能力,甚至还可能重新越过海峡,卷土重来。然而事实上历史也证明了:没有1940年的盟军在敦克尔刻的顺利大撤退,就没有后来1944年的盟军在诺曼底顺利进行的大规模登陆!

关于希特勒在敦克尔刻大撤退中所表现出来的优柔寡断,后人纷纷进行了猜测, 以至于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成了一个难解之迷。据希特勒的副官提供的一种说法是希特勒喜欢过艺术家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是希特勒故意放英国人一马,因为他对英国人情有独钟,他曾说过:“他们那些人是有价值的人种,是我要与之媾和的人。”他这次放走英国人,是想给英国人一情面,为日后和谈留一条退路,因为希特勒并不想同英国人彻底开战,他只想让英国保持中立!另一种说法是希特勒对自己的装甲部队异常迅速地挺进感到不安,怕他心爱的装甲部队陷入敌军南北合围。按照他本人的解释,他原以为英国远征军会像在战争中他表现的那样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他希望将他们围困,等他们弹尽粮绝时,大批的俘虏他们,供谈判时使用.但是他的部队并没有俘获多少英军,希特勒也没有因此而发怒!但不管怎么说,希特勒在此是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它影响到日后对英国的入侵,并且使英国人以后在非洲和意大利能继续作战。

不列颠空战――-德国空军挥之不去的梦魇
征服法国之后,德国元首希特勒开始实施他的“一项非常勇敢的伟业”―――― ――――“海狮计划”,但事实上希特勒并没有打算真的想发起一场入侵不列颠的战争。希特勒却仍然把立足点放在英国将会屈服上面,因此他还没有制定好对英国的作战计划。到了那时,一个被命名为“海狮计划”的对英作战方案才被临时拼凑出来。但由于后期战略上的失误(8月底,重点攻击英国空军基地和飞机制造厂,使英军损失惨重,精疲力竭,即将崩溃之时,但是从9月份开始却出于报复柏林遭受空袭的思想,转而空袭伦敦,致使英国空军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迅速恢复战斗力,从而与不列颠之战的胜利失之交臂!)使得“海狮计划”功亏于溃。此役德军共损失了1700多架战机和6000多名飞行员 ... ... 入侵王牌的第一个前提的空军轰炸变成了强弩之末,从历史上看不列颠之战绝对是战争的转折,随着德军飞机的纷纷坠地,就已经埋下了日后纳粹德国失败的伏笔!然而这时,秋天的暴风雨季节开始了,“海狮计划”被暂时推迟。直到一九四一年春天,“海狮计划”才正式开始。但是由于后来希特勒开始入侵苏联,所以“海狮计划”计划被无限期的搁置和推迟了。

由于德军没能在空中闪战中彻底打垮英国,而“巴巴罗萨”计划已是箭在弦上,因此德军被迫修建了漫长的大西洋壁垒,处于两线作战,重蹈一战覆辙,而就是因为这使得英国成为了一把高悬在北大西洋上的利剑始终威胁着第三帝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2-12
原因非常多,被胜利冲昏头脑,主要是德国错误低估了苏联的实力,苏联的天气的是主要原因,还有是就愚蠢的日本偷袭珍珠港把美国拉入二战,美国的加入加速了帝国的覆灭,而德军没有把英国消灭,就是在跟英国不分胜负的时候贸然去攻打苏联,设想一下,如果德国不入侵苏联,也就不会有苏美英三国联盟,德国也不会在东线损失如此多的人员与装备,如果把东线战场的1094个师调至西线,那么战争的格局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