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区别

如题所述

1、信息加工程度不同

零次文献是记录在非正规物理载体上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源信息,这是一种零星的、分散的和无规则的信息。

一次文献是人们直接以自己的生产、科研、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生产出来的文献,也常被称为原始文献(或叫一级文献),其所记载的知识、信息比较新颖、具体、详尽。

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文献。

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

2、信息载体不同

零次文献通常为书信、论文手稿、笔记、实验记录、会议记录等。

一次文献通常为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这些文献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学术性等明显特征。

二次文献,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

三次文献,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

扩展资料

区分文献类型或形式有多种方法:

文献特征

一,最主要的是根据载体把其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

(1)印刷型:是文献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铅印、油印、胶印、石印等各种资料。优点查可直接、方便地阅读。

(2)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又可分为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优点是体积小、便于保存、转移和传递。但阅读时须用阅读器。

(3)计算机阅读型:是一种最新形式的载体。它主要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献变成符号和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在磁带或磁盘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输出,它能存储大量情报,可按任何形式组织这些情报,并能以极快的速度从中取出所需的情报。

(4)声像型:又称直感型或视听型,是以声音和图像形式记录在载体上的文献,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

二,根据不同出版形式及内容,可以分为:图书、连续性出版物、特种文献。

图书:凡篇幅达到48页以上并构成一个书目单元的文献称为图书。

连续性出版物:包含期刊(其中含有核心期刊)、报纸、年度出版物。

特种文献:专刊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档案资料、产品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次文献

百度百科-零次文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1
零次文献:记录在非正规物理载体上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源信息叫做零次信息,比如书信、论文手稿、笔记、实验记录、会议记录等,这是一种零星的、分散的和无规则的信息。零次信息的载体形式就称之为零次文献。

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是情报学中的一种主要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观察或者实际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具有一定发明创造和一定新见解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

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文献,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

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
第2个回答  2019-12-21
这是一个专业术语
(1)零次文献非文献形式社科文献源通常指没有物质载体的文献源,未经记录或公开于社会的最原始的文献。

(2)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一次文献它是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

(3)二次文献又称检索工具。它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压缩,按一定的系统和方式组织起来而产生的一类文献。

(4)三次文献是利用二次文献所提供的线索,选用一次文献的内容加以分析综合而编写出来的文献。

一般来说,三次文献是对零次文献和一次文献的高度浓缩,是情报研究
第3个回答  2021-01-0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