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慢特病办理后怎么使用

如题所述

1. 门诊慢特病患者可以在任何一家省直门诊慢特病治疗定点医院就医、购药,使用社会保障卡或医保电子凭证直接结算相关费用。
2. 符合使用门诊特药条件的患者,向特药定点医院提交相关鉴定材料后,一旦医疗机构审核通过并上传医保信息系统,参保人员即可领取《特药手册》,享受特药待遇,省医保中心不再进行复核。
3. 取得门诊特药资格的患者可以在任何一家省直特药定点医院就诊,上传处方后,可直接持社会保障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在医院或特药定点药店购药。特药门诊处方一次性开药量已由一个月放宽至三个月。
4. 疫情期间,患者使用特药的有效日期到期,若仍需使用同一种特药,系统将自动延期三个月。
5. 慢性疾病通常病程较长,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感染性生物病因证据,常易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常见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性疾病等,呈现年轻化趋势。
6. 门诊慢性病最新政策包括:起付标准为300元;报销比例为50%(低档标准缴费的成年居民)和60%(未成年居民及高档标准缴费的成年居民);恶性肿瘤放化疗、尿毒症透析治疗、组织器官移植术后服抗排异药报销比例为70%(低档标准缴费的成年居民)和80%(未成年居民及高档标准缴费的成年居民);尿毒症透析治疗、组织器官移植术后服抗排异药年度费用报销限额为6万元(低档标准缴费的成年居民)和8万元(未成年居民及高档标准缴费的成年居民)。
7. 门诊慢性病报销申请流程规定:每年集中审定一次,具体申报时间及审定程序由医保经办机构确定。申报材料包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申请表、市(县)级医院诊断书、住院病历复印件(首页、出院小结、相关检查报告单、手术记录)、身份证复印件。
8. 70周岁以上或严重行动障碍的申报人员,可不参加现场体检,由医疗专家根据申报材料认定。
9. 患有特定疾病(如心脏搭桥术后、血管支架术后、起搏器置入术后、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等)的参保人员,可不参加现场体检,由医疗专家根据申报材料认定。
10. 恶性肿瘤、尿毒症及组织器官移植术后的参保患者,可以随时申报。
11. 若申报人员对认定结果有疑义,可在接到认定通知一周内向市、县医保经办机构提出书面复查申请,市、县医保经办机构分别组织复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六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