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的古义和今义

如题所述

古义:

1、用作名词,意思是:男子。

古文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此人力士。”

释义:这个人是力气很大的男子。

2、用作名词,意思是:古代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最低层。

古文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晋语》:“大夫食邑,士食田。”

释义:士人需要百姓养着,庶人要靠自己劳动养活自己。

3、用作名词,泛指一般官吏。

古文出处: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释义:仕宦、士大夫和士兵们都在左丞相的府邸。

4、用作名词,意思是:有知识技能或道德品行的确。

古文出处:魏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释义:南阳的一个叫刘子翼的人,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名士。

5、用作名词,意思是:读书人。

古文出处:春秋战国·孔子《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释义:读书人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

6、用作名词,意思是:战士;士兵。

古文出处:西汉·司马迁《鸿门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释义:明天犒赏士兵,替我击败刘邦的军队。

7、用作名词,意思是:执法官;狱官。

古文出处:战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管夷吾于士。”

释义: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

今义:

1、古代贵族阶级中最低的一级。

2、四民之一。指读书人、知识分子。

3、对人的美称。  

4、军阶之一,尉级以下。  

5、军人。 

6、某些技术人员。 

扩展资料

“士”的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士,事也。数始於一,终於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凡士之属皆从士。    

白话版《说文解字》:士,善于办事的人。天地之数,从一开始,到十结束。字形采用“一、十”会义。孔子说:“能推十合一、从众多事物中推演归纳出一个根本道理的人,就是高明的士。”所有与士相关的字,都采用“士”作边旁。   

“士”字的组词:

1.    古代贵族阶级中最低的一级。  【组词】:「天子、诸侯、大夫、士」。

2.    四民之一。指读书人、知识分子。  【组词】:「士、农、工、商」。

3.    对人的美称。  【组词】:「志士」、「勇士」、「女士」、「男士」、「各界人士」。

4.    军阶之一,尉级以下。  【组词】:「上士」、「中士」、「下士」。

5.    军人。  【组词】:「士兵」、「士气」、「身先士卒」。

6.    某些技术人员。  【组词】:「护士」、「技士」、「助产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士 (汉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16
"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
古义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
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
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
今义
1.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
2.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
3.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3-16

古义:狱官;

今义:士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