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在集体活动中怎样进行有效性的提问

如题所述

教师提问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一种广泛应用的重要教学手段,它不仅能将教学活动逐步引向深入,而且有助于引发幼儿思考并激发幼儿学习主动性。教师提问是技术,更是艺术。
  1 提问的分类
  1.1 按语意分类
  ①述性提问:即指示幼儿细致地观察并描述事物。②比较性提问:即启发幼儿比较事物的异同。③分类性提问:即启发幼儿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提问。④假设性提问:即启发幼儿想象的提问。⑤选择性提问:即对几种结论进行取舍的提问,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幼儿辩别事物的能力。⑥反诘提问:指对幼儿在观察、感知过程中初步得出的判断进行反问。这种提问,可以促使幼儿进一步精确、仔细地观察从而形成正确的结论。
  1.2 按提问后产生的效果分类
  1.2.1 引发讨论的提问。引发探索讨论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思维,使幼儿在相互讨论中得出多种答案,以满足幼儿的求知欲。
  1.2.2 激发幼儿想象的提问。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对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扩散想象,让幼儿暂时摆脱文学作品原有的情节束缚,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想象,多角度地回答问题,有利于提高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灵活性,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促进幼儿个性化地发展。
  1.2.3 便于换位思考的提问。为了帮助幼儿正确理解真、善、美或假、恶、丑的形象,启发幼儿把自己假想成作品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验角色的行为及其心理过程,有利于幼儿自主理解作品、掌握作品。
  1.2.4 有助于探究的提问。探究性提问是一种设置悬念,让幼儿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或实践操作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以寻求答案的一种提问。
  1.2.5 利于双向活动的提问。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教师要善于设问,还应该鼓励幼儿主动提问,因为幼儿的自主活动不是单独的个体活动。
  然而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状况:有些教师不了解本班幼儿知识水平,掌控不了幼儿回答问题的能力等,在教学中出现教师与幼儿配合不好的现象、出现不从幼儿实际出发的提问。
  3 应注意的问题
  3.1 问题必须围绕教学重点而设计
  3.1.1 问重点。重点是幼儿在本活动中应该掌握的内容,因此,对重点要反复设计提问的问题,使幼儿理解和掌握重点,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为幼儿进而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奠定基础。如:送货员的活动,老师出示送水的照片问:“照片上的是谁?他在干什么?你们请人送过水吗?除了送水还可以送什么?”提问逐步深入,围绕重点有序进行。
  3.1.2 问发散点。发散性设问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指对同一问题,教师引导幼儿从多方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系所学知识,以求问题灵活解决的方法。同样以送货员活动为例,说到送货员叔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那么,“你认为哪些人最需要送货员叔叔的帮助呢?”这样的提问就有助于幼儿发散思维进行思考。
  3.2 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
  3.2.1 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有效地选取、组织、传递和运用知识信息促进幼儿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活动。从集体教学整体上看,教师必须抓住教材、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科学地设计一定梯度的问题,不仅要设计好单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设计好问题序列,问题序列有2种基本形式:一种是递进式问句系列:初问浅显,幼儿正确回答后,再逐步加深,逐步一般化、抽象化,逐渐达到预计的目的,这是幼儿园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另一种是渐退式问句系列:开始提出一个较抽象较一般的问题,以引起悬念和产生整体印象,当幼儿不能正确回答时,再逐步具体化,直到幼儿做出正确回答,后一种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得较少。
  3.2.2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提问,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的层次问题。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要求幼儿重新组合所获得的信息来创造答案,这类问题问能力较强的幼儿,他们经过思考回答,有助于启发全体幼儿的思维。基础及综合性的提问是为了巩固教学效果,问题的设计要考虑中等能力的幼儿,这样做可以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幼儿,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思考能够回答出的问题,可以帮助这些幼儿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3.3 丰富集体教学活动问答模式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提出许多“为什么”的问题,而在教学活动中却很少有提问。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表明幼儿正在积极地思考,是独立思维的主体,教师的提问更多的是来自幼儿外部,而幼儿的提问却是发自内心,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教师的提问。因此,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幼儿回答问题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幼儿提问能力的培养,因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幼儿自己提出问题”。
  3.4 集体教学中的提问要讲究语言艺术
  集体教学活动提问时,幼儿根据教师口头提问来回答问题,因此,教师的提问语言至关重要。应做到准确、严谨、清晰、简炼、通俗易懂(特别是口头提问不宜太长或转变太多,这使幼儿记不住、很难找到问题的核心)在幼儿回答之前提供思考的时间。提问以后,等3~5秒或更长的时间,可以增加幼儿回答的内容,并鼓励幼儿在较高水平上进行思维。让幼儿马上回答问题会明显地减少教师和幼儿间、幼儿和幼儿间富有意义的相互作用。在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之前等待足够的时间,可保证幼儿对问题的充分理解。所提的问题要能使大多数幼儿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
  3.5 重视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答问评价、鼓励幼儿质疑问难
  对幼儿的答问进行评价,有利于促进师生交流,形成良好的双向反馈,创设生动活泼的集体教学活动气氛。幼儿回答问题后,非常期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对于幼儿任何正确的回答,教师都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不应该吝惜自己表扬的话语;对答错者不能讽刺和挖苦,要对出现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这有利于调动幼儿继续思考和勇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