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我们的不是无知,而是傲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2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翻译: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这是有智慧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思想上出了问题。把缺点当做缺点,这样才能没有缺点。得道圣人没有缺点,正是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才能没有缺点。

每每解到古文化,都会产生一种“哦,原来如此”的顿悟感,看似简简单单几个字,却蕴藏着丰富深厚的人生哲理,寥寥数语可能需要我们用一生去领悟。

记得有位老师曾说过:我们中国人的一句话,需要国外人用一本书去解读。他这话说得没错,要不赵普怎么会说“半路《论语》治天下”,古文化中经常句句都是至理箴言。

当然相较于国学经典,国外书籍具有更强的操作性,细化的步骤更有迹可循。中西文化,相得益彰。

言归正传,说回上面的古文,读完这段绕口令似的文字,我头脑中蹦出几个字——认知差异。在之前的文中,我曾提到过认知的四种状态: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表述得有点绕,需要我们细细琢磨才能体会文字的内涵。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无意识,意识水平的变化便实现了层级的跃迁。从无知到有知再到出神入化的转化。

如果归纳为下面的认知四阶段,看看是不是更容易把握一些:

处于第一阶段的人是自以为是的,第二阶段,开始产生了敬畏心,到了第三阶段,有了谦卑心,刻意进取,一直走进第四阶段出神入化的状态。

现在我们把古文中的两种状态对号入座,“知不知”就是认知的第二阶段,“不知知”就是认知的第一阶段。也就是说,冲破蒙昧,就有可能达到智慧的水平。

古文行文至此,并没有对认知水平做深入分析,只是劝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要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及时弥补,才能获得智慧。

也契合了《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坦率承认,不要不懂装懂,就能达到“是知也”的结果。

无论是从认知层次来分析,还是从做人处事的智慧方面去解读,都提示我们认知的重要性。其实这段话里还包含着一个“只有清楚认识自己,才能完善自己”的道理,这个完善自己不一定非要依托一己之力,还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懂得借他人智慧成就自己。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刘邦,他说的那段话,给我们以深刻启发:“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物所以取天下也”。刘邦正因为深知自己的弱项,并善借他人之力弥补,才成就了一统天下的大业。

而诸葛亮这方面就差了很多,从来都是稳坐军帐中用锦囊远程指挥,最后只能落得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下场。

由此说来,这里面还藏着领导者的艺术。先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才能有效的统领他人,领导者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一群人的同心戮力。

如果再落地一点,我就想到了我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父母,大部分家长停留在“老师,你说的那些,我都知道”的认知水平,也就是“不知知”的阶段。自以为自己做得什么都对,什么都好,都是为了孩子好。

但若能静下心来潜心学习,就能到达“知不知”的阶段,才会有智慧的萌发,了解“教育是怎么回事”,恍悟“教育孩子还需要学习”,之后才能慢慢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把无意识的错误教育理念提升到意识水平,不断内省,学习消化科学的教育理论,通过不断地反馈练习,内化为自己的教养习惯。只可惜,很多父母的学习在还没进入第二阶段就戛然而止了。

所以,只有不断学习,突破原有认知,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