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为什么得焦虑症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呢?

如题所述

研究表明, 社会 的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得心理疾病的比例越高。数据显示,美国,中国,非洲的心理问题是呈现递减趋势的。

至于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解释。一是随着 社会 的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接触到的信息也就更多,人们生活水平的参考物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心理的不平衡,进而引起心理的焦虑和抑郁;二是整个 社会 的价值导向。 社会 倡导的成功的标准,物质生活的充分满足,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人们在这样的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出生开始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学英语,参加各种兴趣班。到了小学要进最好的学校,选最高的班主任;到了大学又想着找好的工作……,从出生到进去坟墓,人们一直在竞争,比较。激烈的竞争必然带来更大的压力,心理问题随之而产生了。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人们的生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进化的速度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节奏,具体表现在:

1.脱离劳动。我们曾经说过,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美,然而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人们逐渐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许多需要多人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已经被机器取代,在劳动中形成的紧密联系逐渐消失,人们变得自私,变得冷漠,忘记了感恩,把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一味的向外界索取而不愿意付出。

2.宅。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前交通靠走,通信靠吼的时代只能是回忆了,现在我们有微信,有视频通话等方便快捷的沟通交流工具,有飞机, 汽车 等快捷的交通工具,人们的生活方式彻底被颠覆。交通通讯技术日新月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一直在玩手机,睡在我旁边的老婆一直抱着手机,住在对面的邻居一进门就关门……,我们都宅在自己编制的世界中,别人走不进来,我们不愿意走出去,人与人之间交流越来越少,越来越不走心,活成了连自己都讨厌的自己。

3.片段化阅读。以前我们可以废寝忘食的看一本书,为了买到喜欢的省吃俭用,一本书可以借来借去的看,现在我们有刷不完的小视频,看不完的段子,想想自己多久没有看完一本书了,却熬夜到凌晨看小视频,脑子被掏空了,思维碎片化啦。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 科技 进步不好, 科技 进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都是 科技 进步的受益者,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焦虑抑郁,那么我们该怎样适应现代生活,享受生活呢?

1.放下手机,拿起书本阅读。

2.放下手机,多运动。

3.打破舒适圈,走出围城。

现代社会为什么得焦虑症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呢?

现在焦虑症,抑郁症的人确实比较多,无非是两个因素,一是 社会 发展太快,很多人适应不了 社会 发展,对自己怀疑,对将来迷茫。另一个因素是 社会 发展,但家庭教育模式不改变,甚至比原来更糟。

社会 发展太快,知识不断更新,新事物层出不穷,这都是大家能看到和感受到的,但对家庭环境的状态,缺少正确的认识。

中国以前的家庭教育,基本不拿孩子当回事,比如说自己的孩子是犬子,随便批评指责,让孩子很自卑,但那时条件差,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需要看弟妹,做饭,收拾家务,拾柴,打草,养猪养鸡,下地干活,在这样的环境锻炼了意志,提升了能力,虽然从小不被待见,但他们几乎什么都会干,所以以后能担当起家庭责任,虽不能大富大贵,也可以养家糊口。

但现在孩子被溺爱,什么都不会做,实际生活的能力很差,在学习上,指责批评,造成孩子自卑缺少感全感,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好,这样的孩子在学习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可能高度焦虑,无所适从。

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多的主要原因是性格脆弱,缺少安全感,而这种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家庭教育的不恰当。

世界无产者,具有普遍的焦虑情绪,这种情绪来源是生理本能层面的恐慌,因为无产者的所有资产都来源于自身的安全性,这种安全是建立在有产的基础之上,而现代 社会 的人普遍都进行了人与产业脱离的分化,例如农民工进城,农村城镇化,等等,将自然的人转化成了人文的人,让人与自然发生了隔离,因而就像是人只存在于人间界,失去了天地的支持与供养。

原本有是生活在苍天之下,黄土之上,而在进行资产脱离之后,就是变成人在天地之间,上不挨天,下不挨地,失去了天地自然的坚实依靠,那种藏于骨血的依赖感消失,所以人才会不断的增加人文资产,来维护自己的安全感,而这个维护的过程,就是以焦虑情绪为大前提存在的。

人的生存,离不开衣食住行,如果无法自给自足,那么人就需要提供更周全的 社会 保障机制,除了正常的工作和谋求利益的方式,还可以寻找更多的资源保证,例如 社会 保险,商业保险等。

因此,人们的焦虑,是 社会 体系进化的结果,需要更多的安全感给予满足,方能解除或者消除。

因为人生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可能会路长且曲,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学习着,实践着,那种滋味有甜有苦,也有酸涩,但人生究竟包含着几层滋味或者有几重意义,可能一个人在走过半生之前,都尚未辨别与深入了解。一个人走过半生,回想过往,有时不知该唯恨时光,还是该唯怨自己,造成了这前半生时光,但无论这前半生是幸福还是苦难,是喜悦还是忧伤,对一个人来说都如同白驹过隙,意义深远。一个人走过半生,回看过去可能会感叹,曾经年少无知,曾经年少轻狂,曾经为所欲为,曾经遍体鳞伤。当一个人走过半生后会明白,也许不需要纠结过往,也不要回忆过往,更不要试图和过往战斗,因为面对过往,我们都不是对手,经历过一些事后,会懂得有家人的陪伴就是最大的幸福————人生得意者,走过前半生后可能会被人用,走过半生归来亦少年来形容,人生失意者,会被人用后半生从负一万分起步来比喻,其实这些不重要,人生重要的是懂得珍惜,与坚守那份人生使命感,人生的使命感就是担当,一个家庭需要担当,一个民族需要担当,一个国家更需要担当!无数个有担当的家庭必然会形成一个有担当的民族,一个有担当的民族必然会拥有一个有担当的国家,所以从小爱来说,为了家庭应该坚守那份担当,从大爱来说,为了国家民族也要坚守那份担当。————当一个人懂得珍惜的时候,就是感到幸福的时候,当一个人懂得担当的时候,就是走向成熟的时候。成熟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偏方,会让人更理性更理智的看一些事物,人生的阅历教会了我们都珍惜风华正茂的时代,也教会了我们会尊重芳华过后,历经沧桑,洗尽铅华后的岁月。————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一种态度,人生不在初相逢,洗尽铅华也从容,年少都有凌云志,平凡一生也英雄。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越来越普遍的养老焦虑问题

  当今 社会 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为他们生在这个时代,所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质生活,重庆寸草心心理咨询师认为,这些才是导致不少孩子抗压能力特别差以及接受挫折能力弱这些问题的根源。在这些方面远远的不如父辈。随着适婚年龄的到来,很多独身孩子步入婚姻阶段,当面对以后可能要抚养四位老人的局面,许多年轻夫妻甚至出现了养老焦虑症问题。

根据研究调查,我国第一批独生子女现在已然进入而立之年,有些独生子女也已经生养了自己的小孩。

重庆寸草心张彭提醒,所有需要照顾父母的子女中,“双独”夫妇需要承担的压力会更大。工作上的压力不算同时还要面对孩子的教育压力,单单养老就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

也有不少子女是在异地工作生活。古人虽云“父母在不远游”,但工作中难免遇到外地调遣、出差等等突发事件,子女们很难经常陪伴在父母的身边。所以“空巢老人”的现象也越发言中。

随着物价的上涨,各项支出都在递增。养老保险、养老医疗费用也成为了“双独”夫妇们不容小觑的经济压力之一。

所以可以这么说,在有别于传统家庭有多个孩子,养老任务可以分担的情况下。现在的夫妇要独自承担关于养老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大了,不免的会出现养老焦虑问题。

条件好的有抑郁的是想不开啊!感情上没有寄托。条件不好的抑郁的是心灰意冷的。让人在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怎么多烦恼啊!

心杂心累心不正,早早晚晚必得病!百病由心起,病好还由心……阿弥陀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7

1、社会因素:目前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再加上环境污染,这些因素都导致人们生活的成本再不断增加,所承受的经济压力也不断增大。

而且工作竞争方面也日渐剧烈,容易让人产生不安全感。这些直接或间接的压力,以及不安全感会导致人出现心理失调或精神紊乱的情况。

2、身体因素:精神疾病并不是单纯由于人的心理因素造成的,有大量的研究证明,其实精神疾病的发生还和人大脑分泌的激素失调有关。

3、心理因素:抑郁症的产生还和个性有很大关系,人是没有完美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期,和父母、师长、朋友的互动会影响其个性的形成,如果个性成长不足,就有可能出现病理或病态的人格。

/iknow-pic.cdn.bcebos.com/4afbfbedab64034fb31debc3a1c379310b551d26"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4afbfbedab64034fb31debc3a1c379310b551d2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afbfbedab64034fb31debc3a1c379310b551d26"/>

扩展资料:

抑郁症表现: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2、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

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4、认知功能损害

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5、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6%8A%91%E9%83%81%E7%97%87/90924?fr=aladdin#2"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抑郁症">百度百科-抑郁症

参考资料来源:/hlj.people.com.cn/n2/2018/0401/c368181-31410392.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什么是抑郁症?为什么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人民网-什么是抑郁症?为什么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