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轨型和内轨型配位化合物的区别在于?

如题所述

内轨型配合物和外轨型区别的方法如下:

1、当配位中心内层轨道满了,必然是外轨型配位化合物。

2、当配位中心内层轨道未满时,再看配体,通常配体的分离能越大,那么越有可能形成内轨型配合物,通常氰根离子配位的,只要内层轨道未满,就是内轨型配合物。

3、中心体使用内层(n-1)d轨道参加杂化所形成的配合物称为内轨型配合物。

4、外轨型配位化合物=外轨型配合物。中心体凡采用外层的Ns,Np,Nd轨道杂化形成的配合物称为外轨型配合物。


扩展资料

由于电子配对时需克服电子成对能,所以形成内轨型配合物的条件是中心体与配体之间成键放出的总能量在克服电子成对能后仍比形成外轨型配合物的总能量大。

如Fe(Cn)63-即为内轨型配合物。C(如Cn-),N(如-No₂-)等配位原子电负性较低而容易给出孤对电子,它们在靠近中心体时对中心体内层(n-1)d电子影响较大,使(n-1)d电子发生重排,电子挤入少数(n-1)d轨道而空出部分(n-1)d轨道参与杂化形成内轨型配合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轨型配位化合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轨型配合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