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加速贬值的真相

如题所述

央行有意引导、唤清国内经济走弱、美国加和闭前息、货币超发等皆是重要原因。

中国经济放缓,央行降息降准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逐步下滑。2010年GDP增速为10.6%,2014年只有7.3%,2016年进一步降到6.7%,到了2020年则更是只有2.3%。虽然在经济危机、世界各主要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增速为负的背景下,2.3%的速度不算慢,但与之前动辄10%的增速相比,仍有很明显的降低。

经济增速的放缓,不仅仅是因为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影响,也是因为国内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年来,随着原来一段时间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例如人口结构的变化使人口红利迅速消减、国际经济危机使出口下滑等,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期进入中速增长,甚至是中低速增长。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步入深水期、阵痛期,前期四万亿投资等政策的弊端逐渐显现,也使得经济增长更加举步维艰。

在此背景下,为了刺激经济,央行持续推出降息、降准动作。近年来,通过多次降息、降准,到了2022年3月,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至1.5%和4.35%。按照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和汇率密切相关,因为汇率代表着两种货币的兑换比例,而利率则代表着某一种货币的收益率。本币利率升高,外币持有者会将外币兑换为本币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因此本币需求增加,促进本币升值。

同理,本币利率降低,本币持有者则会选择抛售本币,使本币供应增加,推动本币贬值。人民币贬值与央行多次降准、降息有密切关系。

央行有意引导

在人民币贬值前,市场普遍认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长期偏高,特别是有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人民币高估严重。事实上,并不是说人民币升值就有坏处,升值和高估是有区别的。高估是相对的,是指汇率相对于均衡汇率相比是否偏高,如果是,则可以说偏离了均衡水平。偏离均衡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通货膨胀或紧缩、就业问题、国际收支不平衡等等。此次贬值之前,人民币经历了数年的单边升值,单边升值使得投资者普遍认为持有、投资人民币风险小,甚至有套利机会,因此大量热钱从国外流入国内、从实体行业流入非实体行业,造成了资产价值虚高、市场浑沦等一系列问题。人民币此轮贬值有明显的央行引导的色彩,央行此举也意在推动人民币汇率回归合理水平、解决热钱和套利等问

美国经济复苏伴随加息,美元走强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陷入停滞乃至倒退,国内失业问题严峻、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危机重重。为应对危机,美国自2008年开始实行态缺量化宽松政策,虽然同期世界其他经济体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在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这段时间内美元较为疲软。

随着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以及其他措施发挥作用,美国经济自2014年起复苏,GDP增长率缓慢提高、失业率有所降低、各产业竞争力回升、与其它国家贸易往来逐渐恢复正常,在此背景上,2014年起美国逐渐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加息,美元随之走强,进入新一轮的升值周期。美元走强使其他货币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人民币也不例外。

货币超发

由于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减少,基础货币投放也变得难以控制。中国M2货币供应增长已持续多年在15%以上。据统计,2016年1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人民币141.63万亿元,而到了2021年12月末,则达到了238.29万亿元,短短5年增幅几乎翻了一倍。在此基础上,比较近年来中国M、M1、M2的增速和GDP的增速,可以得出结论,实体经济的需求相比,货币供应量都相对偏高,形成了“流动性过剩”。

最后补充一点,人民币贬值很有可能加剧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贸易摩擦的增加不仅会影响中国的进出口,还会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外交关系。中国产品之所以容易受到反倾销调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的出口结构中,大部分是低附加值的产品,这些产品不存在核心竞争力,同质竞争者多,因此多采用价格战等方式以获取市场份额。中国应坚定决心亟需经济转型的步伐,让中国从目前的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转移到中高端,出口的产品转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提高中国企业的话语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