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常用的诊断参数有哪些

如题所述

汽车诊断参数包括工作过程参数、伴随过程参数和几何尺寸参数。工作过程参数是指汽车、总成或机构工作过程中输出的一些可供测量的物理量和化学量,例如发动机功率、汽车燃料消耗量、制动距离或制动力。伴随过程参数是指伴随工作过程输出的一些可测量,例如振动、噪声、异响、温度等,这些参数可提供诊断对象的局部信息,常用于复杂系统的深入诊断。几何尺寸参数是指可提供总成或机构中配合零件之间或独立零件的技术状况,例如配合间隙、自由行程、圆度、圆柱度、端面圆跳动、径向圆跳动等。

在选择诊断参数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灵敏性,即诊断对象的技术状况在从正常状态到进入故障状态之前的整个使用期内,诊断参数相对于技术状况参数的变化率。选用灵敏性高的诊断参数可以提高诊断的可靠性。其次是稳定性,即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多次测得同一诊断参数的测量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诊断参数的稳定性越好,其测量值的离散度越小。稳定性不好的诊断参数,其灵敏性也低,可靠性差。第三是信息性,即诊断参数对汽车技术状况具有表征性,表现性好的诊断参数,能揭示汽车技术状况的特征和现象,反映汽车技术状况的全部情况。最后是经济性,即获得诊断参数的测量值所需要的诊断作业费用的多少,包括人力、工时、场地、仪器、设备和能源消耗等项费用。经济性高的诊断参数,所需要的诊断作业费用低。

国家标准、厂商标准和企业标准是汽车诊断参数的分类。国家标准是针对涉及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公众利益问题而制定的标准,主要是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排放性,如制动距离、噪声、排放等。厂商标准主要是考虑到汽车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因素,在汽车设计阶段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是指在保证汽车良好的技术性能的条件下,以汽车为主要技术装备的企业为提高车辆的完好率、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降低运行成本,根据实际使用状况而制定的标准。

综上所述,汽车诊断参数的选择应考虑灵敏性、稳定性、信息性和经济性等因素,以提高诊断的可靠性、减少诊断作业费用并反映汽车技术状况的特征和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