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纳税期数要怎么计算

如题所述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期数应该怎么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每个纳税人的义务和责任,那么对于这部分内容你了解吗?如果不清楚这部分内容,那就和深空网一起来学习吧。
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应当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作了如下具体的规定:
1、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税款,都应当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2、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义务人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3、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等特定行业以及财政部确定的其他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款,按月计征,自年度终了30日之内,合计其全年工资、薪金所得,再按12个月平均并计算实际应纳的税款,多退少补
4、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由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30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纳税义务人在一年内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每次所得后7日内预缴,年度终了3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5、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应当在年度终了30日内,将应纳税款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
-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1、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2、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3、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3、劳务报酬所得
4、稿酬所得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9、偶然所得
10、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出差补贴是否需要发票?要不要交个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