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叶片出现哪些症状,说明感染了白粉病?

如题所述

葡萄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危害幼果和嫩梢、叶片。受害部位常常被覆一层白色至灰白色的粉粒状的霉层。果粒受害时几乎停止生长,被害果粒表面生网状斑纹,畸形变硬,有时纵向开裂。叶片受害时,起初表面被覆灰白色的粉粒状物,病菌蔓延到整个叶片时,叶片变褐、焦枯。新梢、穗轴被害时,表皮出现很多褐色网状花纹,严重时,枝蔓不能成熟。白粉病主要危害葡萄绿色器官,如新梢、穗轴、叶片、幼果、嫩枝等幼嫩组织,老叶及成熟果实受害较轻。穗轴、果梗染病时,初期表面产生不规则的褪绿色灰白色小斑,后期病斑扩展为黄褐色病斑,病部覆盖白色粉状物,穗轴、果梗易折断,生长受阻。枝蔓受害时,出现覆盖白粉的星状病斑,木质化后病斑变成褐色至黑色。叶片染病,初期叶片正面产生大小不等、不规则褪绿色或淡黄色斑点,叶片背面的叶脉变黑,病斑正反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粉质霉层 用手可擦掉,后期粉斑逐渐蔓延至整个叶片,病叶卷缩枯萎,严重时会枯焦而脱落。幼果受侵染,果面产生褐绿色星芒状花纹,并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表皮细胞坏死,幼果停止生长,畸形、味酸,后期易产生裂果、腐烂。

发病条件:白粉病喜高温耐干旱,又被称为干旱病。闷热潮湿的天气,干旱、干湿交替频繁,温室栽培、避雨栽培等均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葡萄钩丝壳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 6~35 ℃,最适温度 23~30 ℃,分生孢子萌发温度 4~35 ℃,最适宜25~28 ℃。白粉病怕水,水对病原菌生长不利,会造成分生孢子吸收破裂而不能萌发。虽怕水,却喜欢高湿度,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40%~60%。果园地势低、土壤质地黏重、空气湿度大,葡萄过度密植、修剪不合理、田间郁闭、通风不良,施肥偏氮少磷钾,田间管理措施粗放,造成葡萄植株抵抗力低下,均易导致白粉病大范围的流行。

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落实“早防、持防、全防”的防治策略。主要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及早田间调查,做到早发现、早行动、早控制。

(一) 农业防治

1. 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葡萄品种/株系对白粉病的抗性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对白粉病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有巨峰、夏黑、赤霞珠、早紫、凤凰51号、摩尔多瓦等。

2. 清除病源

结合修剪剪除病梢、病芽、病果穗及其他病残体,清除枯枝落叶,去除树干老皮,集中深埋或烧毁。这样可以降低果园病菌基数,减轻对葡萄的危害。

3. 加强栽培管理

葡萄生长中后期,勿偏施氮肥,防止枝条徒长,应叶面喷磷酸二氢钾和根施生物复合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要及时摘心、绑蔓、除副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害发生;开花前、落花后至套袋前,是防治白粉病的关键时期。根据本地白粉病发生历史和气候特点,适时套袋,结合防治其它病害,采取合适措施;采用避雨栽培的葡萄园在夏季晴好的天气应揭开薄膜,以便通风降温;雨后应清沟沥水,降低田园湿度;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磷、钾肥。

(二) 化学防治

发芽前可喷1次5°Be的石硫合剂,发芽后可喷0.1~0.2°Be。进入发病期,每10天左右可喷1次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也可以及时喷洒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此外,粉锈宁对白粉病有,进入发病期可喷25%可湿性粉剂或20%乳剂4000倍液,隔30~40天再喷1次,对防治白粉病有良好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2
我认为葡萄叶片受害后,会在叶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质霉,然后出现灰白色粉的叶片会慢慢变成灰褐色,灰褐色的叶片变成黑色并脱落,开始向葡萄枝和葡萄藤等地方蔓延,这些症状说明葡萄叶片出现了白粉病。
第2个回答  2020-10-15
首先,葡萄叶片开始出现发黄的现象,这就说明感染了白粉病,其次,葡萄叶片开始掉叶子,颜色暗淡无光泽,叶片上有麻点,这就说明感染了白粉病。
第3个回答  2020-10-15
葡萄枝叶开始发黄,叶子上开始出现散在的白色或者微黄色的圆形斑点触碰飘落白色粉末,说明葡萄感染了白粉病,可用奥力克兑水喷洒,及时摘心、修剪预防复发。
第4个回答  2020-10-15
葡萄叶片被覆一层白色或灰白色的粉粒状的霉层。叶片变褐、焦枯。新梢、穗轴被害时,表皮出现很多褐色网状花纹,严重时,枝蔓不能成熟。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