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并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字数2500以上,最好两篇,收到之后提高悬赏分,一篇5分

一,预存话费赠手机

经济学原理:规模经济”和“自然垄断”

  电信行业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规模巨大的时候成本才能降低,初始成本非常高,但是每生产一件产品的成本非常低,每增加一个用户,对应增加的成本几乎为0。这样的行业就存在规模经济: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导致公司利润率的缩小。
预存存话费送手机就是采用这样的原理,对于电信公司,成本基本上就是一个手机,收入是你已经存入的话费,和将来很可以继续存入的话费。

电信公司用很有吸引力的活动诱导广大消费群众参与,因为不仅可以得到话费,还免费得到一部手机,也许这部手机档次不高,性能也不怎么样,但是免费得来的谁会拒绝呢?

所以预存话费赠手机不过是电信公司利用了广大群众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实际这个活动对他们并没有损失


二,买一赠一

经济学原理:捆绑销售

       买房送车位,买房送奶牛,买房送户口,买房送装修……楼房与车位捆绑销售,手机与电话卡捆绑销售,甚至超市里的酸奶也会捆绑销售

捆绑销售是共生营销的一种形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或公司在促销过程中进行合作,从而扩大它们的影响力,它作为一种跨行业和跨品牌的新型营销方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和运用。但不是所有的企业产品和服务都能随意地“捆绑”在一起。捆绑销售要达到“1+l>2”的效果,这取决于两种商品的协调和相互促进,而不存在难以协调的矛盾。捆绑销售的成功还依赖于正确捆绑策略的制定。

从经济学上来讲,买一送一比打五折更给力,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白送会更好,所以“送”比“折”听起来更有吸引力。买一送一可以送出去一些库存商品,当消费者挑中一件喜欢的商品之后,对另一件东西的要求会降低。所以说,买家都没卖家精,再吐血的打折,再疯狂的降价,都只是为了促销而使用的伎俩。商家利用捆绑销售来提升销量,好的捆绑让消费者受益,但更多的,是深藏陷阱,商家认准了消费者赠品不用付钱的这种占便宜心理,将质量不合格的商品变相捆绑销售。


三,机票打折

经济学原理:边际效益

       我们暂且把航空工司看成是垄断者,因为在不少航线上只有一家公司在运营。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我们经常可以买到打折的机票,有时甚至是一折,低于相应火车票的价格。既然航空公司是个垄断者,有定价的权力,它为什么还要低价销售机票呢?

航空公司打折,也是要看对象的,对于坐头等舱的人、坐公务舱的或临时买票上飞机的,基本没有折扣。折扣大部分是给那些提前买票的人和非商务人士等。飞机票打折意味着坐同一架飞机的人,所付的价格却不同,经学上把这个现象叫“价格歧视”。

不要以为航空公司打折是为了乘客的利益,自己吃了亏。航空公司没有这么高的境界。它打折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让乘客付出更高的代价。

比如不考虑机场建设费,北京到成都的机票全价是1500元。如果不实行价格歧视,即不打折,那就要按照同一个价格出售扬有机票。

按照什么价格呢,这个价格不会是1500元,也不会是只有一二折。我们假定这个单一价格是6折,即900元。

这时候,愿意坐飞机去成都的人,是那些对乘坐飞机的评价高于或等于900元的人,而那些评价低于900元的人,将不会买机票,而选折其他交通工具

你想想,那些对坐飞机的评价高于900元的人,本来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最高可以是1500元,现在只要900就可以了。这些人就获得了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越多,航空公司的利润就越少。

现在看看 打折后的情况又如何,假如最低价是三折,即450元,最高是全价1500元。

打折后的结果是这样:提前10天订票的可以打3折;提前8天打4折;提前6天5折,4天6折,3天7折,2天8折;1天9折;当天不打折。

打折的结果是,第一,乘坐飞机的人比不打折时增加了,买3折,4折和5折的人原来是不打算买机票的,现在却买了。第二,那些对乘飞机评价高于900元的人,原来付的价格是900元,即6折,现在可以让他们支付7折到全价。几乎所有的消费者剩余都消失了,变成了航空公司的利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14
5分2500字,太抠了
第2个回答  2012-12-14
搜百度文档吧,案例最好要新一些,房地产什么的就别写了,写的人太多了。
第3个回答  2012-12-07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卖?可乐却在圆瓶子里卖?daan 一是成本,二是方便,牛奶因为不宜保存,常放于冰箱或开口即喝了,不需要用圆瓶子来浪费钱。而且在外面旅游,很少会有人带牛奶去,所以可乐放在瓶子中体现了便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