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是谁

如题所述

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是刘亚楼。
刘亚楼(原名刘振东,1910年4月8日-1965年5月7日),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将,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随后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东北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十四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终身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 1965年5月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1月,刘亚楼指挥5个军向天津发起攻击,经29小时激战,全歼守军13万人,俘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4月,任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司令员,率部进军中南。

建国之后
1949年10月,刘亚楼出任空军司令员,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空军初创阶段,在原航空学校的基础上,组织建立了哈尔滨轰炸机学校、长春轰炸机学校、锦州驱逐机学校、沈阳驱逐机学校、济南驱逐机学校、北京南苑

驱逐机学校、牡丹江运输机学校(依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7航空学校)等7所航空学校;主持制定了在陆军基础上建设空军的方针,迅速组建空军部队。朝鲜战争爆发后,参与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朝鲜战争结束后,带领空军部队担负日益繁重的国土防空任务。曾总结制定“一域多层四四制”的航空部队战术原则;提出“稳步前进、完成计划、提高质量、保证安全”的飞行训练方针;主持编写空军首批各种条令、条例、教材、操典和训练大纲;先后领导建立空军学院、空军工程学院、高级专科学校、航空学校、航空预备学校等29所院校,为全面加强空军正规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使空军部队成为一支训练有素、具有相当规模的重要国防力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6
新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 刘亚楼(1910-1965),原名刘振东。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一 刘亚楼,1910年3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大洋泉村一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考进长汀七中,因家庭困难,不久便辍学回乡, 被母校崇德小学聘为教师。在该校校长、共产党员刘克模的启发下,阅读了《新青年》、 《向导》等革命书刊,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改名为刘亚楼, 积极参加了当地农民赤卫队和乡区苏维埃政府的组建工作。 1929年5月底,为迎接红四军二次入闽,刘亚楼参加了武平农民武装暴动。暴动队伍后被编入红四军第四纵队第八支队,任班长、排长。12月,被选送到红四军随营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原部队担任连长。 1930年4月,刘亚楼任红十二军第五团第一营营长兼政治委员。1930年6 月,任红一军团第四军第三纵队八支队政治委员。9月,红一军团纵队改编为师,
支队改编为团,任红十二师第三十五团政治委员。1930年12月, 率该团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的龙冈围歼战,全歼国民党军第十八师9000余人, 该团作战英勇并活捉了国民党军师长张辉瓒。后又率部参加了第二、 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并为作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1932年3月,刘亚楼调任红十一师政治委员,积极开展部队政治思想工作和宣传群众的工作,努力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1933年6月,红一方面军撤销军级建制,方面军直辖第一、第二、第三师,刘亚楼任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第四、 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在长征途中,刘亚楼率领部队担任红一军团的前锋,取得了强渡乌江、智取遵义、勇夺娄山关和四渡赤水河等一系列重要胜利,为中央红军跳出强敌的包围、胜利北上创造了条件。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 刘亚楼先后任红一军(原红一方面军)第一师师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1936年6月,作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第一批学员入校学习。12月毕业后,留校任红大训练部部长。 二 1938年1月,刘亚楼任抗日军政大学(红大改称)教育长。1939年初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苏德战争爆发后,加入苏军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1945年8月,随出兵中国东北的苏联红军回国。1946年初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 为组建适应战争需要的高效率的司令部作出了重要贡献。8月,兼任东北航空学校校长,为后来的人民空军培养了第一批骨干。 东北内战爆发后,刘亚楼先后协助总部首长部署和指挥了三下江南、 四保临江,1947年的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作战,歼国民党军22万余人,
迫使东北国民党军龟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几座孤城之中。1948年1月,刘亚楼任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第一参谋长,为使司令部工作适应“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转变需要,对从思想、组织、作风多方面加强司令部机关建设, 付出了大量心血并做出了贡献。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同时被委任为军委会东北分会委员。1948年9月,***发出了《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10月初,当林彪私自以林、罗、刘名义向中央军委发出加急电报,提出放弃攻打锦州而北返打长春时, 与政治委员罗荣桓一同进行了耐心的劝说,并发了一封重申攻打锦州的电报,保证了锦州战役及整个辽沈战役的顺利进行。辽沈战役期间,积极协助总部首长,指挥部队连续作战52天, 全歼东北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后,刘亚楼遵照中央军委关于“东野尽速入关,突然包围津、 唐、塘等处之敌”的命令,立即筹划东北野战军分路迅速入关的各项工作, 为保证将国民党傅作义集团围歼在华北做出了贡献。 1949年1月,刘亚楼任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兼天津前线总指挥,指挥了天津攻坚战役,创造了全歼守军13万、29小时结束战斗的攻坚战奇迹。3月,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司令员。 三 1949年7月,刘亚楼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之命,负责着手筹建人民空军。 8月,赴苏进行购买飞机、派遣专家及援建航校的谈判。10月25日, 被中央军委正式任命为空军司令员。11月15日, 向中央军委和毛主席作出了关于空军领导机关组建原则的报告,提出了在目前没有空军部队的情况下, 应集中主
要力量把航校办好的意见,得到了***的肯定和批准。为筹办好第一批航校,精心规划, 具体指导,事必躬亲,一丝不苟,终使六所航校于1949年12月1日如期开学。 1950年4月1日,筹建空军战斗部队的条件已经成熟, 刘亚楼向中央军委提出从陆军各野战军选调建制师、团领导机构组成空军部队领导机构的建议,并得到批准。6月,第一支人民空军部队空军第四混成旅在南京正式成立。随后, 坚决贯彻中共中央规定的“边打边建”的方针,派新中国空军投入了抗美援朝作战。 在对志愿军空军进行空战指导时,根据***一贯主张的“集中兵力”的思想, 结合空战实际,提出了“一域多层四四制”的战术原则, 使年轻的志愿军空军在开战之初就取得了一连串的优异战果,同时也为人民空军的空战战术奠定了基础。 刘亚楼一贯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总结经验, 每当飞行员在国土防空中击落敌机或训练中出现事故,无论手中的工作多忙,都要亲赴现场总结经验或探讨教训。通过观察和总结,把培养飞行员的全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并提出按飞行员技术水平分类编组,做到“平战一致”。当1958 年飞行训练中一度出现急躁冒进的思想时,曾严肃指出:“飞行训练是一门科学,切不可蛮干! ”同时给部队规定了“稳步提高,循序渐进”的训练方针,要求“地面苦练, 空中精飞”,有效地保证了空军的战术技术训练沿着提高强度、稳健进度、 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结合的方向的发展。对空军的作风建设、 空军机务工作和空军专业技术院校的建设,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第2个回答  2021-03-15
中国第一个空军司令是刘亚楼,刘亚楼在1949年新中国建国之后担任空军司令员,负责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他在原有的航空学校的基础上,组织建立了七所空军院校,带领空军担任起国土防空的重任,并在1959年成为中国第一个空军司令。
  刘亚楼生于1910年,加入共产党后,投身革命,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也参与长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曾担任指挥官,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空军司令员,在1956年,带领着中国志愿军空军前往朝鲜战场,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刘亚楼早期在东北工作时就兼任东北航空学校的校长,有一些空军军种管理基础和经验。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前往苏联留学,参与苏联的对德战争,与苏联方面有着非常好的联系,而我国早期的空军建设也有来自苏联的帮助。因此,刘亚洲在担任了空军司令员之后,带领着中国的空军部队迅速发展。
第3个回答  2021-03-16
中国第一个空军司令是刘亚楼,刘亚楼在1949年新中国建国之后担任空军司令员,负责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他在原有的航空学校的基础上,组织建立了七所空军院校,带领空军担任起国土防空的重任,并在1959年成为中国第一个空军司令。

  刘亚楼生于1910年,加入共产党后,投身革命,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也参与长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曾担任指挥官,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空军司令员,在1956年,带领着中国志愿军空军前往朝鲜战场,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刘亚楼早期在东北工作时就兼任东北航空学校的校长,有一些空军军种管理基础和经验。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前往苏联留学,参与苏联的对德战争,与苏联方面有着非常好的联系,而我国早期的空军建设也有来自苏联的帮助。因此,刘亚洲在担任了空军司令员之后,带领着中国的空军部队迅速发展。

下一篇
第4个回答  2021-03-14
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上,我们的飞机只有17架,要进行飞行表演,数量远远不够。周恩来总理指示:“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

1949年10月1日,人民解放军第一个飞行中队的17架飞机,从南苑机场起飞,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资料图

一个没有空军的国家,等于是一个不设防的国家。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71年过去了,人民空军从几十架残破飞机的队伍,成长为多兵种组合而成的现代化军种,我们已然挺直了脊梁。

人民空军辉煌的背后,有太多的英雄,空军首任司令刘亚楼就是揭开“天幕”的第一人。

“按规定时间开学是英雄,拖延开学日期是狗熊”

1959年,刘亚楼在六航校十周年校庆大会上讲话。资料图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建设空军亟不可待,可该由谁来揭开这无比沉重的“天幕”呢?毛泽东主席想到了刘亚楼,刘亚楼是从长征路上走出来的高级将领,曾赴苏留学,作为四野参谋长指挥过大兵团作战。

毛泽东把刘亚楼找来说:“刘亚楼,你仗打得不错,现在让你从陆地上天,你当空军司令怎么样?”让自己负责筹建空军,刘亚楼压根儿没想到,他连忙说道:“主席,我在苏联是学陆军的,不懂空军,怕做不了。”毛泽东笑着对刘亚楼说:“我就是要你这个自认为做不了的人做。”就这样,临危受命的刘亚楼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任空军司令。

在刘亚楼成为空军司令员五天后,雷厉风行的他就主持召开会议,会议的中心主题就是办航校。会议一直从白天开到深夜,一些问题还在争论,刘亚楼突然站了起来,一个掷地有声的军令,从他口中下达了:“党中央毛主席殷切期望空军培训战斗飞行员,越快越好,越多越好,因此,你们受命开办航校要只争朝夕,一天、一小时也不能后拖,给大家的筹备时间只能给一个月,12月1日必须全部开学。”

这时,会议室里的空气一下凝固了,一个月建成六所航校谈何容易?刘亚楼铿锵有力地说:“12月1日能否开学,是对每一个航校负责干部的第一个考验,按规定时间开学是英雄,拖延开学日期是狗熊,你们是英雄还是狗熊,12月1日见分晓。”刘亚楼的话,落地有声,绷紧了所有人的心弦,也激起了强烈的共鸣,各航校负责人连续二十多天夜以继日,熬红了双眼,最终都完成了任务。

空军初建时期,是刘亚楼一生中最为忙碌的时期,他每天工作到深夜,穿着件呢大衣,旋风似的,东奔西跑,他三天视察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六所航校,分秒必争地工作在一线。为搞好空军,刘亚楼勤学好问,孜孜不倦。他常对人说:“我没学过一天飞行,没开过一天飞机,让我当空军司令,我只好当小学生,一切从头学起!”

美国惊呼:“中国一夜之间有了一支空军”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缺少空中掩护和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入朝参战,自二战以来,争夺制空权其实已经被很多人视为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

没有空军掩护,美军以其空中优势,对朝鲜北部地区狂轰滥炸,摧毁志愿军的交通补给线,令志愿军无法就地筹措物资。当时,侵朝美军的空军和海军舰载机总兵力已达14个联(大)队,各型作战飞机1100余架,其飞行员大部分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多在1000小时以上。而刘亚楼奉命紧急组建的中国人民空军仅有新组建的2个歼击航空兵师,1个轰炸机团,1个强击机团,共有各型作战飞机不足200架。飞行员仅有几十小时的空中飞行时间,且无战斗经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