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儿最多驮三百斤重物,而古代武将兵器动不动就几百斤,他们是如何作战的?

如题所述

在我国古典小说以及评书里,古代猛将都拿着沉重武器打仗,个个都是力大无比,真实情况如何呢?



西楚霸王项羽的武器巨形盘龙戟重达一百二十九斤,长一丈二尺九寸。

三国里面吕布的方天画戟重四十斤,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有八十二斤,张飞的丈八蛇矛重六十斤,典韦的双铁戟重八十斤,还有些武将的兵器也都是重几十斤。

《说唐》里的英雄武器就更加厉害了,李元霸天生神力,拿着800斤重的大锤,这是抡起来碰一下就可以了啊!宇文成都凤翅流金镗重400斤,靠山王杨林两根囚龙棒,各重150斤,共重300斤。



重几百斤的武器靠谱吗?可以说不靠谱,李元霸被称为隋唐第一猛将,武器重量远远超过别人,加上自身的重量,没有马能托这么重的重量。这个当然是小说夸张的手法,以显示武将的勇猛!

那么对于几十斤、上百斤的武器,古代大将就能挥着武器打仗吗?

其实关于古代武器重量的问题,一直也是争论不断,到底古代的武将能不能拿着这么重的武器,上战场打仗?

关于西楚霸王的武器,史书上没有记载重量,三国中吕布的方天画戟,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这些武器也是为了小说以及评书效果而已,在东汉末年还没出现,真实的样子应该不是传世的那样,现代看到的是宋代人美化过的意想兵器,主要是用来健身,有点类似于石锁,几十上百斤的武器并不实用,毕竟打仗不是健身,武器太沉重,就算人能抡的动,加上自身重量和惯性的作用,马也受不了。



在历史上,记载武器最重的是明代的刘綎,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所用镔铁刀重一百二十多斤,马上轮转如飞,世称“刘大刀”,明代一斤约合590克,换算过来刘綎的大刀约合现在141斤,一般没锻炼过的人拿都拿不起来,但这个其实是明清武举的考试项目,《明史·姜名武传附王来聘传》也有记载:

来聘,京师人,崇祯四年,中武会试。时帝锐意重武,举子运百斤大刀者止来聘及徐彦琦二人。

这种武举大刀现在也有存世的文物,连刃都没开,很明显根本不是实战武器,仅仅只是作为展示力量的一种器械。



现在出土的实物来看,古代的武器几十斤的基本上是没有

我国古代的重兵器,最出名的就是鞭、锏、锤。在出土的文物中,有一把在福建博物院馆收藏的“宋靖康李纲锏”,这把锏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锏实物,锏身全长96.5公分,连同外面的的鞘,总重量是3600克,锏身呈棱状,四刃每刃面宽1.6公分,在近格处有嵌金篆书“靖康元年李纲制”七个字。这把锏去掉鞘重的话也就3000克的样子,没有几十上百斤那么夸张。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古代战锤就跟两个大瓜一样,古代的猛人都是一手拿着一个跟煤气罐似的大锤,抡起来呼呼生风,还面不红心不跳,打架空闲还能吹两声口哨。但现实中的战锤其实并不是这样,下图就是明代的金瓜锤,其重量也只是一千克而已。



至于那些出土的刀剑一般也就一千克左右。

因为历朝历朝代的度量衡不一样,如果按传世的方天画戟、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来看,那么按汉末的度量衡来算,吕布的方天画戟传说是四十斤不过是8.8千克,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是八十二斤就是18千克。

如果说古代猛将拿十几二十几斤的武器打仗还是可能,那样骑着马冲刺加劈击,对于敌方确实可以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那种几十上百斤的,对于马匹的要求就要很高了,至于几百斤武器的,就不要说打仗了,不说马匹问题,举起来都费劲,还想抡圆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7

其实古代武将兵器动不动就几百斤根本不现实的,这样的记载大部分都出现在野史当中,不少的武将都被过于神话了。毕竟拿着几百斤的兵器作战,还没打几下自己就先趴下了。

古代武将兵器

先来说下古代武将十八般兵器当中的兵器长矛,由于古代的铜跟铁的产量并不高,所以绝大部分长矛柄都是木头的,只有枪头是铁制的,体积也不算大,自然不会重到哪里去;弓跟弩是古代远程兵器之一,因小巧便捷而出名,自然不会太重。

刀作为一种单面长刃的短兵器,在古代运用非常方便,最常见的有环首刀、唐刀、短刀、九环刀、大砍刀、朴刀、太极刀、青龙偃月刀等。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三国演义》中的青龙偃月刀,关于其打造过程和样式只有这样的一句话:“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这样的重量也只有关羽这样的猛将才能驾驭得了,但是也没有几百斤的重量。由于偃月刀特别重,常人根本无法使用,所以到了宋朝的时候,成为武将练习臂力的一种武器。

武将兵器重量

众所周知,重达82斤的青龙偃月刀已经算是三国排名顶尖的绝顶神兵了。但是在隋唐演义这本小说中,各大武器重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觉没个百十斤都不能拿到战场上去。例如天生神力的李元霸,使用的武器是一对金锤,其中光是一个的重量就有400斤,一对锤的重量达800斤;武力不是特别高的李存孝的毕燕挝也有近160斤;隋朝第二好汉的宇文成都,使用的兵器是凤翅镏金镗,前期重200斤,巅峰时期有400斤重;作为隋朝第八好汉的靠山王杨林使用的兵器是两根囚龙棒,单根重达一百五十斤。即便是隋唐时期排名靠后的武将用的兵器都要比武圣关羽用的青龙偃月刀重不少,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武器重量有多大的水分。

古代一斤多重

另外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对于一斤的重量定义不一样。在秦朝跟西汉的时候,一斤相当于258克,所以重达82斤的青龙偃月刀实际只有41斤将近21公斤,这还是能让大家能接受的。等到隋朝末的时候,一斤相当于222.73克,400斤的金锤实际重量不到90公斤,但还是超出很多人的预料,以战马的能力是无法承受180公斤的金锤跟一个人的,更不用说骑着马去打仗了。估计没跑多远,马就累得不行了。

更何况当时的铜跟铁产量都不多,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矿产资源给这些武将做武器,有那么多的金属都能装备出一支精兵出来了,效果远远比一个武将强多了。所以古代武将兵器动不动就几百斤,基本只能从野史中看到,现实根本不存在。

第2个回答  2021-05-19

不许乾坤属李唐,孤军直与决存亡。大梁仅得延三日,匹马犹能敌五王。谁意人间有冯道,幸因身后遇欧阳。千年豹死留皮在,破冢风云绕铁枪。

——郝经

01.总述

马儿最多驮三百斤重物,而古代武将兵器动不动就几百斤,他们是如何作战的?各位,古代武将的兵器,的确重的离谱。比如说《瓦岗英雄》中的西府赵王李元霸,他使用的一对擂鼓瓮金锤,据说重800斤。加上他自己的体重,保守估计,他胯下的那匹马,得承受超过1000斤的重量!还有宇文成都的凤翅镏金镗,也重达320斤。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事实上,这种场面是虚构的!

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

——薛居正

02.中国古代战马的负重能力究竟如何?

咱再说马。据叶梦珠的《阅世编》记载,中国古代的战马,主要有蒙古马、河曲马、大宛马、西南马四种。但请注意,这些马大致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辎重马,也就是战场上用来运输物资的。它们虽然能负重,但速度不快,不适合去前线作战。而题目中说的,那些名将骑的战马,明显是作战用的马。

事实上,像《说唐演义全传》中的四猛四绝十三杰,他们骑的马,一般是蒙古马或者河曲马,它们体型虽然不是特别的高大,但耐力惊人,而且不挑食,好养活,上了战场也不露怯。这样的马,一般负重在550——650千克之间。换句话说,如果李元霸带着他那对擂鼓瓮金锤骑上去,分分钟把马压瘫!

李元霸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使一对铁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坐骑为“万里云”,日行一万,夜走八千。

——《瓦岗英雄》

03.他们是如何作战的?

所以,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说唐演义全传》、《瓦岗英雄》等小说中说的,那些大英雄们,拿着几百斤重的武器,骑马冲锋的场面,那都是虚构的!事实上,据《辽宋金夏史》记载,金国的重甲骑兵叫铁浮屠,他们打仗时,自己骑一匹,身后跟着两匹,为的就是在马匹劳累时可以替换。《汉书》中记载,卫青当年也曾用此法,实现远程奔袭,突袭匈奴。

第3个回答  2021-05-18
秦汉时期一斤才250G,也就是只相当现在一半,青龙偃月才21KG不到,对武将来说还算合理加上60KG盔甲和自身80KG自重,强壮的蒙古战马还是负担的起的。如果是再加上60KG马甲的话,就必须是西域高头大马,或者是西域马与蒙古马的混血杂交才行。
第4个回答  2021-05-08
古代的马儿是非常强壮的,而且它们平时经过了高强度的训练,所以完全可以带着重兵器去打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