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恒等式

会计恒等式中的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这能不能理解为前者是企业未盈利时的资产而后者是盈利后的资产
但在会计恒等式中所有等式都是相等的 晕啊!到底该怎么理解!!谁帮我解释下……非常感谢!

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

  该等式是会计记帐、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

  会计等式(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即:得到的-付出的=赚的(或亏的) 企业的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为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是盈利了。

  会计等式(3综合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会计恒等式
企业在经营中,“收入-费用=利润”中的利润就表明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也就是企业资产增多,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一时刻负债不变,赚与赔都是股东的。

  新的所有者权益=旧的所有者权益+利润=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而,新资产=负债+新所有者权益=负债+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第一个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而第二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净收益又会做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三。等式三并没有破坏等式一,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等式三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一。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了,那就说明记帐有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01
收入、费用最后还是要结转到所有者权益里头。
第二个等式是把利润表的结果对所有者权益部分的影响剔除出来。
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勾稽关系就在这。
第2个回答  2013-01-01
资产不是凭空来的,它可以由所有者自己投资买,也可以借钱买
第3个回答  2013-01-01
要理解这个公式,你可以打开资产负债表。
公式一,你可以理解为年初数公式。
资产为报表左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报表右部,那么你就用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公式二,你可以理解为期未数公式。
在年初数的基础上,期未你公司的经营成果体现为(收入-费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盈利或亏损。那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落实到资产负债表中期未数也是左右相等的。

其实简化的说,第二个公式就是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结合。
第4个回答  2021-04-09

知乎原创视频:https: //www.zhihu.com/zvideo/1305312601137176576 来自 诗与远方 本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