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填方路基的施工工序与步骤

如题所述

填方路基的施工工序与步骤: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 施工阶段 整修验收阶段

四区段:填土区段 平整区段 碾压区段 检测区段

八流程:施工准备 基底处理 分层填筑 摊铺平整 洒水晾晒 碾压夯实 检测 路基整修

机械填土法:

1、填土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大坡度堆填土,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堆填。

2、推土机运土回填,可采取分堆集中,一次运送方法,分段距离约为10~15m,以减少运土漏失量。

3、土方推至填方部位时,应提起一次铲刀,成堆卸土,并向行驶0.5~1.0m,利用推土机后退时将土刮平。

4、用推土机来回行驶进行碾压,履带应重叠一半。

5、填土程序宜采用纵向铺填顺序,从挖土区段至填土区段,以40m~60m距离为宜。

扩展资料:

填方路基土料的选用:

1、碎石类土,砂土,爆破石渣及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为填方土料。

2、淤泥,冻土,膨胀性土及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以及硫酸盐含量大于5%的土均不能做填土。含水量大的黏土不宜做填土使用。

3、填方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如果填方中采用两种透水性不同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上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小的填料,下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大的填料。各种土料不得混杂使用,以免填方内形成水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填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4

填方路基的施工工序与步骤: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

四区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测、路基整修

人工填土法

1.用手推车送土,以人工用铁锹、耙、锄等工具进行填土。

2.由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用人工木夯夯实时,砂质土不得大于30cm,粘性土为20cm;用打夯机械夯实是时不大于30cm。

3.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如分段填筑,交接填成阶梯型。墙基及管道回填在两侧用细土同时回填、夯实。

4.人工夯填土用60~80kg的木夯或铁、石夯,由4~8人拉绳,二人扶夯,举高不小于0.5m,一夯压半夯,按次序进行。

5.较大面积人工回填用打夯机夯实。两机平行时其间距不得小于3m,在同一夯行路线上,前后间距不得小于10m。

扩展资料:

填方土料的选用

(1)碎石类土,砂土,爆破石渣及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为填方土料。

(2)淤泥,冻土,膨胀性土及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以及硫酸盐含量大于5%的土均不能做填土。含水量大的黏土不宜做填土使用。

(3)填方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如果填方中采用两种透水性不同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上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小的填料,下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大的填料。各种土料不得混杂使用,以免填方内形成水囊。

(4)填方施工应接近水平地分层填土,分层压实,每层的厚度根据土的种类及选用的压实机械而定。应分层检查填土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当填方位于倾斜的地面时,应先将斜坡挖成阶梯状,然后分层填筑,以防止填土横向移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填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填方路基的施工工序与步骤: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 施工阶段 整修验收阶段
四区段:填土区段 平整区段 碾压区段 检测区段
八流程:施工准备 基底处理 分层填筑 摊铺平整 洒水晾晒 碾压夯实 检测 路基整修
1、路基填筑压实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2、基底处理 首先划分作业区段,划分作业区段落的原则是保证施工互不干扰,防止跨区段作业,每一作业段以200-300米为宜。其次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作好临时排水设施,在原地面坡度陡于1:10的地段应先开挖搭接平台,进行台阶处理, 搭接平台的宽度不小于2米。其后进行基底平整和碾压,并根据不同的地表土用不同的试验方法进行基底试验,经检测合格后主方能填筑。
3、分层填筑 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填筑虚铺厚度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如铲运机施工可按松铺厚度一次到位;如采用自卸车卸土, 应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控制厚度均匀。为了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应各加宽40-50厘米。
4、摊铺平整 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凸出。对于渗水填料,平整面在做成坡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为有效控制每层虚摊厚度,初平时应用水平检测仪控制每层的虚铺厚度。
5、洒水晾晒 细粒土和粉砂、粘砂土填料碾压前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3%范围内。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应及时采用洒水措施,加水量可按一般规定中加水量公式,洒水可采用取土坑内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堤内洒水搅拌两料方法;当填料含水量过大,可采用取土坑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用推土机松土器拉松晾晒相结合的方法,或将填料运至路堤摊铺晾晒。
6、碾压夯实
(1)碾压前应向压路机司机进行技术交底,其内容包括碾压起讫范围、压实遍数、压实的速度等。
(2)根据填料的不同和路堤的不同部位,必须采用大吨位重型振动压路机(自重15吨以上,激振动40吨以上)进行压实,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压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 纵向搭接长度2 米,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应在0.4米。
(3)非绿化区边坡压实采用挖掘机改装的夯实设备进行边坡夯实,对于设计有绿化要求的坡面采用人工夯拍与种植植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7、检验鉴证
(1)试验人员在取样或测试前必须检查填料是否符合要求,碾压区段是否压实均匀,填筑层厚度是否超过规定厚度。填料复查按下表规定的试验项目及频次执行。
(2)、路基填土压实的质量检验应随分层填筑碾压施工分层检测。其中细粒土压实度检测采用核子密度湿度仪,检测前在与灌砂法做对比试验(以灌砂法为基准),并定期标定;粗粒土、碎石土的压实质量采用K30承载板试验方法进行检验,检验设备选用配备计算机自动处理系统的K30试验车,达到快速、准确检测的目的。对于细粒土填土压实质量除进行压实度检测外,应同时进行K30试验。检验、试验的质量标准及频次见下表。
基床以下路堤压实质量检验标准、频次
检查项目 检验标准 细粒土 粗粒土 碎石土 频次
K30试验 K30
(Mpa/m) ≥90 ≥110 ≥130 每填高约1.2米,200米范围内检查2点,中间1点,距路基边1米处1点。
孔隙率试验 N (%) <25 <25 每填高一层,100米范围内检查6点,边上4点,中间2点
压实度试验 K ≥0.9
(3)、路基每层填筑压实质量经按规定检验达到设计及验标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否则应下达质量不合格通知单,要求重新压实,直到合格为止。
8、路基整修 包括路基面的排水横坡,平整度,边坡等整修内容,路基整修应严格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对于加宽部分液压在整修阶段人工挂线清刷夯拍,路基整修应达到下表的检验标准要求。
路基外形尺寸检验标准、频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范围 频 次
纵断高程 (mm) ±50 每100米用水准仪检查5点
中线平面 (mm) ±5 每100米用经纬仪检查5点
宽度 (mm) ≮设计值≯ 每100米检查3处
横坡 ±0.5% 每100米检查2个断面
边坡 ≯3%的设计值 每100米检查3 处
平整度 (mm) 土质 ≯15
石质 超过50但不得大于100的点数不能超过2点 每100米用2.5米直尺检查10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