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热处理钢筋或钢绞线的张拉程序中,超张拉5%并持荷2min

如题所述

这是预应力工程应用上的“超张”现象,因为预应力钢筋在张拉后会出现预应力松弛现象,为了克服由于张拉所出现的预应力松弛,所以张拉预应力筋时要超过控制应力5%,并持荷相应规定时间。

一般采用超张百分之二或者百分之三,持荷两分钟是因为当油压表读数刚到设计值的时候,由于孔道内摩擦力的原因钢绞线还处于运动状态 并且这个运动状态是朝着张拉方向进行的,钢绞线朝着张拉方向运动的时候,油压表就会出现掉表现象,所以油压应及时补上,所以持荷两分钟。

最大限值是因为张拉完毕后梁体会有个徐变 从而产生一个弹性上拱 这个是有规范要求的,还有钢绞线是有一个抗拉强度的,如果超张过多,可能会出现断丝,再有就是为了保证梁体有一定的弹性,所以钢绞线张拉时候不能张拉到它的极限抗拉强度,得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扩展资料:

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压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包括构件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作用等。

关于张拉的原理:

预应力采用两端对称同时张拉、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法,两端千斤顶升降压、画线、测伸长、插垫等工作一起进行。

千斤顶就位后,先将主油缸少许充油,使之蹬紧,让预应力钢绞线绷直,在钢绞线拉至规定的初应力σ0时,停机量测原始空隙并画线作标记。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力程序:0→初应力σ0→控制应力σk(持荷2分钟锚固)。σk为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包括预应力损失在内)。

张拉施工的工作顺序:穿束→安装锚具→安装千斤顶及张拉设备→张拉、锚固→拆除千斤顶及张拉设备→压浆→存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应力张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7

因为预应力钢筋在张拉后会出现预应力松弛现象,为了克服由于张拉所出现的预应力松弛,所以张拉预应力筋时要超过控制应力5%,并持荷相应规定时间。

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压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包括构件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作用等。 一般张拉用到钢绞线、千斤顶、锚板、夹片。

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绞线,施加预拉应力,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和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

对于机械结构来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振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弹性强度,使原本的抗性更强。

扩展资料:

张拉作业注意事项:

1、锚具夹片必须室内存放,并采取防潮防锈措施,防止夹片锈蚀造成滑丝。

2、夹片安装时检查锚环夹片孔内应洁净无杂物,同时夹片无锈蚀,严禁夹片被土、砂污染。

3、开始张拉时(张拉至张拉力15%前),观察锚环应与锚垫板密贴,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4、张拉完成及时对伸长量进行校核,超出±6%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并调整后方可重新施工。

4、出现以下一种情况即应对千斤顶及配套设备重新标定:

a.使用超过半年;

b.张拉超过200次;

c.预应力张拉配套设备出现反常现象;

d.千斤顶出现检修后。

6、张拉作业期间,梁体两端设置不小于4mm钢板做防护围挡,同时严禁梁端(尤其对应钢束面)站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应力张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这是预应力工程应用上的“超张”现象,因为预应力钢筋在张拉后会出现预应力松弛现象,为了克服由于张拉所出现的预应力松弛,所以张拉预应力筋时要超过控制应力5%,并持荷相应规定时间。通俗的解释,就是他自己会回缩,所以张拉时就多拉点。
一般我们采用超张百分之二或者百分之三,持荷两分钟是因为当油压表读数刚到设计值的时候 由于孔道内摩擦力的原因钢绞线还处于运动状态 并且这个运动状态是朝着张拉方向进行的,钢绞线朝着张拉方向运动的时候,油压表就会出现掉表现象,所以油压应及时补上(这个不会往下掉多少的),所以持荷两分钟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罢了;最大限值是因为张拉完毕后梁体会有个徐变 从而产生一个弹性上拱 这个是有规范要求的,还有钢绞线是有一个抗拉强度的 如果超张过多 可能会出现断丝,再有就是为了保证梁体有一定的弹性,所以钢绞线张拉时候不能张拉到它的极限抗拉强度,得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这是预应力工程应用上的“超张”现象,因为预应力钢筋在张拉后会出现预应力松弛现象,为了克服由于张拉所出现的预应力松弛,所以张拉预应力筋时要超过控制应力5%,并持荷相应规定时间。通俗的解释,就是他自己会回缩,所以张拉时就多拉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1-14
张拉的过程中有预应力损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