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份面试题,在不同时间所得到的答案很不相同,这是属于信度问题还是效度问题?请解释信度和效度的区别

如题所述

第一问:当然是信度问题,信度的三个特征——稳定性、内部一致性、等同性,你说的这种就是重测信度差、稳定性差。

第二问:具体的区别不再说了,课本上有讲解,下面这段话更通俗易懂

信度与效度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两斤白糖”,两斤是信度,白糖是效度。
如果测出来的是一斤半或是两厘米,那就说明信度有问题。
如果测出来的是盐巴或者大米,不是我们想要的白糖,那就是效度的问题。

信度分类
1. 重测信度:同一个量表/问卷在不同时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如果今天称是两斤,但是明天称就成了一斤半,那说明重测信度不高。
2. 折半信度:把量表/问卷的条目按一定的方法分成两半,分别加以计算,得到结果的相关性。把两斤分为两个一斤,如果分别测出来是1斤和一斤半,说明折半信度有问题。
3. 评定者间信度:不同的评定者使用相同量表/问卷,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几个人用相同的称分别称,如果全部都是或者接近两斤,说明评定者信度高。
4. 复本信度:多个量表/问卷之间的相关性。如果用这个牌子的称是两斤,用另外一个同样牌子的称也是两斤,说明复本信度较高。

效度分类
1. 表面效度:经验观察量表/问卷的测评结果就是要测量的指标。看上去像白糖,我们主观认为就是白糖,当然也可能是洗衣粉或者盐巴。
2. 内容效度(专家效度):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量表/问卷的情况进行评价。请制糖专家的评估是不是白糖。
3. 结构效度:量表/问卷的内部测评属性如何。从白糖的味道、颜色、化学结构等各个方面做全方位的测量评价和论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24
所谓的信度,是指使用相同指标或测量工具重复测量相同事物时,得到相同结果的可能性。如果说某个指标或测量工具的信度高,那它提供的测量结果就不会因为指标、测量工具或测量设计本身的特性而发生变化;反之亦然。根据测量过程中不同的误差来源,可分为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折半信度。
再测信度,是用同一测量工具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群受试者前后测量两次,然后计算两次测量分数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大说明两次测量的一致性越高。相隔的时间不应该太长。
复本信度,是用两个完全等值的(平行的)复本对同一群受试者进行测试,计算两种复本测量分数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大说明两个复本构成带来的变异越小。如考试中使用的A、B卷
折半信度,只用一个测量工具对同一群受试者实施一次测量,但将奇数题和偶数题分开计分,再计算奇数试题和偶数试题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
所谓的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征的正确性程度。效度越高,即表示测量结果越能显示其所要测量的特征。如果说根据某项特征能够区分
人、物或事件,那么说某个测量该特征的测量工具是有效的,就是指它的测量结果能把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有效的区分。常用的有变面效度、内容效度
和效标效度。
表面效度是指测量效果和人们头脑中的印象或学术界形成的共识之间的吻和程度,吻合程度高,表面效度就高。
内容效度是指测量在多大程度上涵盖了被测量概念的全部内涵,测量工具代表概念定义的内容越多,内容效度就越高。
效标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一些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这些标准能够精确表示被测概念。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第1个回答  2012-12-24
那请问 不同时间想吃的东西都不相同也代表器官味觉有问题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