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建筑物距离各种道路的间距是多少?

谢谢!

城市道路与建筑物安全距离叫做建筑退让,具体规定如下:

1、沿城市快速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20米;

2、沿城市主、次干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15米;

3、沿城市支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10米;

4、沿建制镇主要道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8米;

5、沿建制镇一般道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5米;

6、在道路交叉口的建筑,其后退距离还应当满足道路交通安全视距要求。

扩展资料:

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 5m,纵坡不应大于2.5%;

当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 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 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城市管理规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建筑间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7

城市道路与建筑物安全距离叫做建筑退让,具体规定如下:

1、沿城市快速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20米;

2、沿城市主、次干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15米;

3、沿城市支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10米;

4、沿建制镇主要道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8米;

5、沿建制镇一般道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5米;

6、在道路交叉口的建筑,其后退距离还应当满足道路交通安全视距要求。

扩展资料

关于建筑间距,具体还有以下相关规定

非居住建筑间距,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多层平行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1.0倍,并不小于6米;垂直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9米,山墙间距不宜小于6米。(二)高层平行布置时,其建筑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4倍,并不小于20米;

垂直布置时,其建筑间距不小于18米。山墙间距不宜小于13米。(三)多、高层平行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18米,垂直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13米。山墙间距不宜小于9米。以上就是建筑间距的规定。

居住建筑与非居住建筑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要求:(一)被遮挡建筑为居住建筑,按居住房屋间距规定控制。(二)被遮挡建筑为非居住建筑,按非居住建筑间距规定控制,同时考虑视觉卫生的因素影响。

(三)多层建筑山墙间距不宜小于8米,高层建筑山墙间距不宜小于13米,多层与高层山墙间距不宜小于9米。这些都是房屋间距上的规定。

建筑间距有法律上的规定,以居住、工作舒适为准则,如若不按照规定,在建设审批上一般是不会被通过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建筑间距

百度百科——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8-1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

注:小区路、组团路、宅间小路和公共建筑的主要道路、集散道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当住宅小区路或公共建筑主要道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建筑物与相邻建筑物间距国家有相应的强制性规定,如果违规会引来一系列相邻权及采光权等纠纷。建议谨慎行事。

拓展资料

建筑规模大于10000m2的公共建筑工程,建筑规模大于20000m2的住宅建筑工程,以及综合体建筑,其总平面应保证基地内有车辆环通道路或回转场地,并符合机动车流与上下客及停车库(场)之间交通组织的要求。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应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等相关要求。

小型车回转场地位保证场地的转弯半径(内径)不小于3.0m,大型车回转场地应保证场地的转弯半径(内径)不小于10.0m。

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基地的交通设计应注重建筑和交通的功能分区,避免车辆行驶和噪音对教室、病房等区域的干扰。

宾馆、酒店、娱乐场所、办公、商业、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宜在基地内部人流主出入口处设置出租车泊车位,并不宜占用道路红线。接送学生上、下学需要较多停车泊位的和中、小学和幼儿园等教育设施,应设置临时停车泊位。出租汽车泊位设置应符合《出租汽车站点设置规范》DG/TJ 08-2108的要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4-14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以下图表的规定;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 m)
与建、构筑物关系
道路级别: 居住区道路 小区路 组团路及宅间小路
建筑物面向道路
无出入口 高层 5 3 2
无出入口 多层 3 3 2
有出入口 _ 5 2.5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
高层 4 2 1.5
多层 2 2 1.5
围墙面向道路 1.5 1.5 1.5 1.5

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参考资料:《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4-14
一是必须满足防火间距(指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防止火灾蔓延扩大必须的安全距离),因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有多种情况,具体的要求请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条文。

二是必须满足消防车通道要求。为了在建筑起火时能够有效实施灭火扑救,要求建筑周边距离要能够通行大型消防车和预留扑救距离。
三 可以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疏散人群

以上这两条请咨询当地设计部门或消防部门。
只要不影响交通安全和建筑物安全 应该没有特殊规定

回答望满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