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基本内涵是什么?

300字

三大优良作风是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所谓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

所谓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和党内外的群众结合在一起,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一切为了群众,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正确处理和有效地解决党内矛盾,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的科学方法。

它是毛泽东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全党统一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同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标志。

扩展资料: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形成:

1、在党的创立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多次强调,党要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就必须树立一个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新作风。

2、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当时白色恐怖的环境,针对党和红军队伍中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分子占多数的情况,党开始高度重视军队的思想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调查研究的思想作风、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作风,反对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

3、延安整风运动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创造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好形式。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要反对主观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

4、1942年2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又作了《反对党八股》的演讲。毛泽东指出,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5、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确立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这标志着我们党三大优良作风的正式形成。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什么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0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基本内涵是:

一、继承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根本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继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密切联系群众,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成败。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

三、继承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就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加强党性修养,促进党内生活健康发展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内重要的防错纠错机制,对于促进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和领导干部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思想的常涤常新,努力形成生动活泼的党内生活局面。

扩展资料:

坚持三大优良作风的意义:

一、三大作风是我们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党的立身之本,必须倍加珍惜

党的三大作风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待革命理论、对待人民群众和对待自己的科学态度,体现了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所特有的品质和风格,体现了我们党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反复证明,三大作风是我们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是我们党的立身之本。

二、三大作风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实现执政使命的重要保证,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必须始终坚持

当前,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党肩负的历史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党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最大限度地发挥三大作风赋予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努力使党的领导水平与党的事业要求相符合、相适应。

三、继承和弘扬三大作风,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与时俱进

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执政党不重视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甚至亡党亡国。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弘扬三大作风的重大意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抓好三大作风的贯彻落实,努力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在新形势下大力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09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1、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的胜利之本。

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由此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大力弘扬这一作风,就必须联系实际刻苦学习,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密切联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法宝。

大力弘扬这一作风,就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广泛深入地动员和组织群众,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地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批评与自我批评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法宝。

大力弘扬这一作风,就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广泛深入地动员和组织群众,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地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扩展资料

反映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实践斗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在它同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就成为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

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做了。我们党的发展和进步,是从同一切违反这个真理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坚决斗争的过程中发展和进步起来的。教条主义脱离具体的实践,经验主义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这两种机会主义的思想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

我们党在自己的二十四年奋斗中,克服了和正在克服着这些错误思想,使我们的党在思想上得到了极大地巩固。我们党现在已有了一百二十一万党员。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抗日时期入党的,在他们之中存在着各种不纯正的思想。在抗日以前入党的党员中,也有这种情形。

几年来的整风工作收到了巨大的成效,使这些不纯正的思想受到了很多的纠正。今后应当继续这种工作,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更大地展开党内的思想教育。必须使各级党的领导骨干都懂得,理论和实践这样密切地相结合,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因此,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参考资料来源:

共产党员网-党的“三大作风“是什么?

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2-25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其基本内涵如下: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客观的现实情况及群众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既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认识、分析我们的实践活动,又要在客观实际不断变化,群众的实践活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充实、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就 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要体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要和党内外群众结合起来,一刻也不脱离群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就是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正确处理和解决党内矛盾,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的作风。

在三大作风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是思想基础,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核心内容,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重要保证。

扩展资料

“三大优良作风”提出的必要性

“三大优良作风”的提出和形成,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我们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绝大多数的条件下,一开始就肩负着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使命,任重道远。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来看,我们党是在同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斗争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党的发展壮大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结果。这期间,我们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取得了巨大胜利,也经历了严重的挫折。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主要领导人分别犯了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我们党批判并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任务。1941年至1944年间,我们党结合整风运动对党的历史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为彻底克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理论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作风,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和高级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纷纷制定深入社会和群众进行调查研究的计划。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有利于统一思想、团结同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左”倾路线占统治地位时,提倡“批评”,但没有提倡“自我批评”,批评成为攻击个人和“残酷斗争”的代名词。遵义会议以后,我们党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党内“左”倾组织路线的错误及其危害也被全党所认识。

抗日战争开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新形势,需要解决一些新问题,特别是整风运动,需要有正确处理党内外问题的方式方法。在新形势下,党中央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在全党培养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在1941年7月颁布的《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中明确规定:“要用自我批评的武器和加强学习的方法,来改造自己使适合于党与革命的需要。”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采取了以自我教育为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达到了统一思想、团结同志的目的。

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和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从建党伊始就决定了和人民群众的紧密结合。是否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决定了我们党革命和建设的成败。

党的七大召开前发动的延安整风运动,实际上也是一场伟大的群众运动。参加整风运动的群众之多,发动之彻底都是空前的。整风运动中,从党的领导班子整风计划的制定,到每一个阶段运动的部署,都贯彻了群众路线。全党上下结合,深入群众蹲点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一套紧密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总结,提出了“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著名论断。

在我们党的长期革命实践过程中,尤其是经过延安整风运动系统形成的党的优良作风,在党的七大上得到了全面的理论升华,被毛泽东同志概括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三大优良作风是党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代价培育起来的,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6-06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致胜法宝)
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建设和革命的保障)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工作作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