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写了一首诗,为什么让李世民发怒拔刀?

如题所述

在中国古代政治的观念中,女主(太后主政或女皇)似乎是一个挺负面的政治名词,从儒家经典《尚书·牧誓》开始,就有以“牝鸡无晨”(母鸡不能报晓)讽喻女性不能掌权的理论基础,后世又有汉武帝驾崩前以“主少母壮”为由赐死钩弋夫人的政治实践。到了近现代,出于对慈禧太后与江青这些女主的愤恨,我们便不断自我强化着“牝鸡无晨”的历史记忆,有意无意的将“女主”地污名化从历史照进现实。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荆州都督武士?Υ闻??盖籽钍稀L焓谠?辏?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武则天在位时,杀唐宗室,任用酷吏,但她多权略,能用人,所以贤才辈出。晚年逐渐豪奢专断,颇多弊政。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武则天十四岁入宫为才人,太宗李世民赐号武媚。而后太宗崩,居感业寺为尼。高宗李治在寺中看见她,复召入宫,拜昭仪。武则天在感业寺的四年,是她人生中最失意的四年,但祸兮福之所伏,武则天在感业寺的日子也充满了命运的转机。在感业寺,武则天写下了她最有名的诗歌《如意娘》,史载这首诗是写给唐高宗李治的。或许,正是这首诗,使得李治才忽然想到尚在削发为尼的旧情人武媚娘

唐太宗驾崩后,作为才人,武则天居感业寺为尼。当年,武则天就和太子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有过感情。《如意娘》是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时所写的七言绝句,是写给唐高宗的情诗。此诗极尽相思愁苦之感,尺幅之中曲折有致,融合了南北朝乐府风格于一体,明朗又含蓄,绚丽又清新。在感业寺,武则天写下了上面这首情诗《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意思是:我心绪纷乱,精神恍惚,把红的都看成绿的了。为什么如此憔悴呢?就是因为整天想着你。如果你不相信我每天因为思念你而默默落泪的话,你就打开箱子看看我的石榴裙吧,那上面可是洒满了我斑驳的泪迹呢。这首诗写得情真意切,表达了武则天对唐高宗的情思。武则天和唐高宗是真心相爱,很有感情的。他们既是夫妻,也是政治伙伴,甚至一开始,他们就准备死后葬在一起。在唐高宗驾崩后,武则天写的祭文情真意切,要求一定要和唐高宗合葬。他们的墓是按照合葬墓的规格建造的。

从爱情的角度来看,《如意娘》这首诗是武则天的真情告白。由于武则天是皇帝,因而有人认为她写情诗《如意娘》,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千百年来,人们总以怀疑的眼光看待武则天的情诗《如意娘》,甚至有人断定是伪作。从逻辑上推断,薄情寡义的武则天不会如此儿女情长。其实,人性是复杂的,性格是多面而非单一的,武则天在孤灯之下思念自己心爱之人,也是非常正常的事。甚至她到晚年还常默诵这首《如意娘》。

此外,因为男宠一事,武则天遭到了世人的非议。有人把武则天说成一个淫荡无耻的骚女人,甚至有人杜撰《如意郎君》这样的淫书丑化武则天,以此来抹杀和否定武则天在历史上做出的炫耀功绩。平心而论,武则天的生理需要是很强,但她终其一生也只有区区四个男宠,这与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佳丽成千上万,极不成比例。再者,武则天招纳男宠时,唐高宗已死,武则天是寡妇,是独身,是正常交友,不存在淫荡问题。如果说找几个男宠来安慰身心,打发寂寞,也算有悖于传统的话,那么,这正是武则天鲜活生命中的动人之处。最后两位,一位是贤妃徐惠,她很有才,善于劝谏,为了李世民可以豁出性命,李世民去世之后不久她就随着去了。另一位是女皇武则天,可以说配得上武则天一生的男人大约只有李世民了。这些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