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满清的后三位“皇帝”同治--光绪--宣统,后宫佳丽无数,却没有一个儿女绝后?

如题所述

无意曾看过这方面的说明。清朝开始的几个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生育能力都是很强。阿哥格格也是几十个的。否则,不会出现,“九嫡夺位”,十几个皇子争夺皇位的局面。满人有一个民俗:兄死嫂嫁叔。也就是说哥哥死了,嫂子要改嫁给小叔子。略微了解一点清朝历史的都会有所了解,这种事情很多。正是因为有了前祖几代这种原因,肯定会对血统造成影响,这种影响是若干代后得以体现的。所以,到了清朝末期的时候,皇上没有后代,想想也就顺理成章了。。。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所谓“搞乱了血统”。另外,同治皇帝据说是得的花柳病,也就是现在的“性病”,也不是个洁身自好的主;光绪就不 必说了,“史上最悲情皇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3
清朝皇帝生育力逐代下降  综观清代皇帝,总体上越到后来生育能力越差,所生子女早夭比例也越高。除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当时国号为“大金”)不说,从第二位皇帝皇太极(在位期间改定国号为“大清”)开始看,他享年51岁,可查的有名分的后妃15位,仅以此15位后妃为计算依据,她们和皇太极生了11个儿子、14个女儿。11个儿子中长到16虚岁以上的成人共7位,4个早夭;14个女儿中13位长到16岁以上,只有1位15岁死去,子女早夭的比例为20%。  第三位皇帝顺治帝,患天花而死,终年24周岁还差1个月,共8个儿子、6个女儿,子女早夭比例为43%。  第四位皇帝康熙帝,享年68周岁,共生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子女早夭的比例为51%。  接下来几位皇帝生育能力有所下降,但不算太弱。到了第六位皇帝颙琰(嘉庆帝)时,儿女的早夭比例高达57%。  到了第九位皇帝咸丰帝时,虽然他一生风流成性,有名分的后妃19人,却只生了2个儿子、1个女儿,大儿子出生后来不及取名就死了,女儿仅活到虚岁20岁,幸存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同治帝。  至于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竟然均未生育子女。  光绪自曝有遗精病  正是遗传因素与政治压力导致光绪患有遗精、痨症等多种疾病。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也就是光绪帝死前一年,他曾亲自探究并写下自己的病原:“遗精之病将20年,前数年每月必发十数次,近数年每月不过二三次,且有无梦不举即自遗泄之时,冬天较甚。近数年遗泄较少者,并非渐愈,乃系肾经亏损太甚,无力发泄之故。”  光绪帝生于同治十年六月(1871年8月),写病原时36周岁,他从十五六岁青春发育期起就患了遗精之病,每月多达十几次。患有如此要命的疾病,无论怎样刻意播撒龙种也就成了徒劳。  同治帝、宣统帝未育子女,恐怕也有此类原因。
第2个回答  2013-06-13
上天要亡大清啊,同治死的早,18,所以没来得及生, 光绪身体有点虚,加上慈禧所谓的照顾,后宫斗争,所以也没娃,宣统逊位时还不成年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