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主要矛盾变化了

如题所述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化呢?这样的转化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显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已经为主要矛盾的转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过去,所以把落后的社会生产当作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因为生产力水平过低,生产方式过于落后,劳动创造的财富,无法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更多的人都没有能够依靠劳动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也就是说,尽管付出的劳动并不少,但是,得到的回报却非常有限,处于温饱以下的人群数量很多、比例很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提高劳动生产力、改进落后的生产方式、提升投入产出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才能从温饱走向小康。毫无疑问,现在的劳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相当水平的提高,已经将绝大多数群众送上了小康之路。如果仍然把落后的社会生产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不太合适了,就有可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转变观念,转换思路,将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成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就是生产力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
那么,仅仅调整落后的社会生产,将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成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否就意味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呢?显然也不是,也不够。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标准、幸福指数,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如果转化了矛盾的一个方面,而不转化另一个方面,则有可能使矛盾的双方出现不平衡、不对称现象,同样不能反映矛盾的真实状况,不能体现矛盾的合理性。所以,报告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化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完全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的。
要知道,与温饱相比,全面小康已经迈出了巨大步伐,上了很大一个台阶。那么,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必须出现明显转化,而不是再为温饱问题所苦恼,为温饱问题而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为温饱问题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恰恰相反,在即将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广大群众对其他方面的要求也已经越来越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将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合理的,是符合发展要求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