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李治,李显,李隆基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李世民是李治的老爸李治是李显的老爸李治是李隆基的爷爷

1、李世民(599年—649年 )在位23年(627-649)

2、李治:唐代皇帝。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贞观二年(628)六月十三日出生,卒于弘道元年(683),享年56岁。

3、 唐中宗李显,太和大圣大昭孝皇帝(656-710)唐高宗第七子。唐高宗死后,李显继位。

4、唐玄宗李隆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685-762)

扩展资料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神龙革命后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又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是第一个未修建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5

李治是李世民的儿子,李显是李治的儿子,李隆基是李治的孙子。出生先后顺讯:李世民→李志→李显→李隆基。

李世民:唐太宗,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李治:唐高宗,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祖籍陇西成纪,628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三位皇帝,字为善。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李显:唐中宗,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陇西成纪人,656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四位皇帝,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李隆基:唐玄宗,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扩展资料:

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政治制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唐朝君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4

李世民是李治的父亲,李治是李显的父亲,李治是李隆基的爷爷。

李世民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治即唐高宗(649至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祖籍陇西成纪,628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三位皇帝,字为善。

李显即唐中宗,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陇西成纪人,656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四位皇帝,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李隆基即唐玄宗,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扩展资料:

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 唐朝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唐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2

父子孙关系(都是唐朝不同时期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的父亲

唐高宗李治: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

唐中宗李显:唐高宗李治第七子

唐玄宗李隆基:唐高宗李治孙子,唐中宗李显的侄子

扩展资料:

李世民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  ,即唐高宗。唐朝第三位皇帝。

李显(656年—710年),即唐中宗。唐朝第四位皇帝,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隆基

百度百科·李显

百度百科·李治

百度百科·李世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7

李世民,李治,李显,李隆基的关系:李治是李世民的儿子,李显是李治的儿子,李隆基是李治的孙子。

1、李世民,即唐太宗,出生于武功别馆,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2、唐高宗李治,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

3、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

4、李隆基,即唐玄宗,先天元年至天宝十五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

扩展资料: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以来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而现今的学界也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

唐高宗李治,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龙四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葬于定陵。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世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