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天龙八部’这个题目具体指什么?

如题所述

天龙八部是佛界的八种神道怪物,他们个性鲜明,一生受命运所控,金庸利用他们来影射当世的一些人物。正如书前释名中所说的一样,当世之人都有着天龙八部的影子。书中人物的宿命和个性道出与天龙八部如出一辙。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影射了哪些人物呢?天龙八部指的是“天”,“龙”,“夜叉”,“阿修罗”,“乾达婆”,“紧那罗”,“伽楼罗”和“摩呼罗伽”。
      我认为“天”影射段誉。“龙”影射萧峰。“夜叉”影射虚竹。“阿修罗”影射慕容复。“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紧那罗”影射阿紫。“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摩呼罗伽”影射游坦之。
   “天”影射段誉理由如下:1,段誉出身皇室,历来有天子之称,后登基大典。帝释(段誉)是首领。2,帝释(段誉)一生福泽深厚,比一般人享受了更大更长久的福报。在书中只有他笑的最多,最幸福。3,帝释(段誉)有食物(兵权)而无美女(王语嫣),阿修罗(慕容复)有美女(王语嫣)而无食物(兵权)。帝释(段誉)喜欢美女(王语嫣),而阿修罗(幕容复)想要食物(兵权)所以常有征战,总是阿修罗(慕容复)大败。书中说的清清楚楚。4,“天人五衰”中最大的死莫过于心死,听说金老又要修改了,据说金老想把天龙八部中的段誉的命运改成出家做和尚,其原因就是因为王语嫣又回到了慕容复的身边,这不是正是段誉的心死吗,说明金老的原意就是帝释隐射段誉的。段誉一生的命运就是帝释“天”的命运,丝毫不差。
     “龙”影射萧峰的理由如下:1,龙(萧峰)的力气(内力)大。2,人们将德行崇高的人称为“龙”萧峰极为受人尊敬,被称为天下第一豪杰“北乔峰”。3,萧峰的武功皆为龙,比如降龙十八掌,擒龙功,龙爪手,书中为了说明萧峰是“龙”,萧峰就使过这三种武功,连丐帮帮主必会的打狗棒法也没有使过。4,萧峰一生悲苦,一直与命运在抗争好象飞天翔龙。
     “夜叉”影射虚竹的理由如下:1,夜叉是吃鬼的神,是鬼王。面容凶恶狰狞,但他心地善良,就是人们常说的面似鬼王,心似菩萨,虚竹就是这样的人,他面容丑陋,但心似菩萨一样的善良,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2,三十六岛,七十二洞的人就好比是会使世界(江湖)不太平的鬼。虚竹是灵鹫宫的主人自然就统领他们,成了鬼王。3,夜叉是专门降伏鬼的神,而书中第一为祸武林的恶鬼丁春秋就是被虚竹降伏的,夜叉的使命就是维护众生界(江湖)4,夜叉是天龙八部中最凶最厉害的神,虚竹也是武功最厉害的人,他身负当世三大高手的绝世武功。
     “阿修罗”影射慕容复的理由如下:1,阿修罗能力很大,在书中慕容复的武功很高,被称为“南慕容”,而且棋艺,文韬样样精通。2, 帝释(段誉)有食物(兵权)而无美女(王语嫣),阿修罗(慕容复)有美女(王语嫣)而无食物(兵权)。帝释(段誉)喜欢美女(王语嫣),而阿修罗(幕容复)想要食物(兵权)所以常有征战,总是阿修罗(慕容复)大败。书中说的清清楚楚。3,阿修罗野心很大,惟恐天下不乱。慕容复一心想光复大燕,江湖上的大事总有他的影子,慕容氏总想把江湖搞的大乱。4,阿修罗疑心很重,慕容复的疑心很重,书中多次提及,比如说他疑心王语嫣和段誉有染。
     “乾达婆”影射阿朱和阿碧的理由如下:1,乾达婆是寻香滋养,变幻莫测的乐神,阿朱住在听香水榭手调香露,与香气作伴。2,乾达婆变幻莫测,阿朱擅长易容,变幻莫测。3,乾达婆精通音律是个乐神,阿碧精通音律住在琴音小筑。4,阿朱,阿碧本就是一个结合体,不分彼此。
     “紧那罗”影射阿紫的理由如下:1,紧那罗又叫“人非人”,就是是人非人的意思,阿紫对萧峰有情是人,对别人心肠狠毒非人。阿紫个性十分矛盾,就犹如紧那罗“人非人”。
     “伽楼罗”影射鸠摩智的理由如下:1,伽楼罗叫大鹏金翅鸟,鸠摩智前的“鸠”字就是大鸟的意思,说明金老在创作天龙八部之时就将伽楼罗定格为鸠摩智。2,伽楼罗翅膀上有种种庄严宝色,书中说过鸠摩智贵为吐蕃国师出手奢华,浑身带宝。3,凤凰有二子,长曰孔雀,次曰大鹏,孔雀被封为雪山明王,大鹏金翅鸟被封为大轮明王,鸠摩智的外号就叫大轮明王,所以鸠摩智就是大鹏金翅鸟“伽楼罗”。4,伽楼罗一生喜欢吃龙,但是龙有毒,由于他吃龙过多,体内毒气极多,到最后吐毒,无法再吃,上下翻飞七次而死。鸠摩智一生喜欢学武,但是学武过多后,体内内毒积多。到最后反噬,上下翻飞发狂,幸亏段誉吸尽他的内力才救了他一命。
     “摩呼罗伽”影射游坦之的理由如下:1,摩呼罗伽人身而蛇头。游坦之是人身而铁头,他本来不是铁头,但是他是摩呼罗伽所以就不可能有正常的头。这就是他的命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2
护法“天龙八部”是天众,龙众、夜叉、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阿修罗、摩目侯迎罗。天(天王)天即神,著名的大梵天(原为婆罗门教的创世神)、帝释天(原为雷雨神兼战神)、多闻天、持国天、增长天、广目天、大自在天、吉祥天等等共33重天。龙(龙王)梵语称为那迦,是护卫佛法的有功之臣,专司兴云降雨。在佛经里,龙拥有大量的珠宝,是海里的富豪。夜叉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等。佛教中,北方毗沙门天王即率领夜叉八大将,护众生界。在古印度神话中,夜叉是一种半神,有关其来源,说法不一。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由大梵天的脚掌中生出,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罗刹不同,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被称为“真诚者”。其形象有时被描述为美步∽车那年,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垂的侏儒。乾挞婆是香神或乐神。原为婆罗门教崇拜的群神,据称是侍奉帝释天而司奏伎乐之神。乾闼婆是佛教中欢乐吉祥的象征。大多被描述为少女形象,体态丰满,飘带飞扬,凌空飘荡,极为优美。在古印度神话中,他们属于半神,熟谙并揭示上天的奥秘和圣理,被视为太阳光焰的化身。相传,他们为天神备制苏摩酒。(乾挞婆在神话中就是帝释天的乐师,而且与苏摩极有渊源,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就是他们了)阿修罗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佛教经籍称阿修罗为“非天”或“劣天”。他与鬼蜮有相似之处,却不是鬼蜮;他与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却不是人。他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又极端丑恶的怪物。据佛教传说,阿修罗与帝释天是冤家对头,总是互相争斗不休。因为是与天神对立的最高恶魔,被逐出天界,居于致山洞窟中,曾多次与天神恶战,但皆处于劣势。 阿修罗」古代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正音应读为「阿素洛」,译为「非天」,其果报似天而非天之义。是鬼神的一类,也译为「无端正」,男丑女端正之义,又译为「无酒」,因为宿世好酒,而不能随顺己意,故持不饮酒戒。阿修罗,很多地方都略称修罗。 修罗在前世虽然也修五戒十善,可是他有我慢胜他之心,猜忌之念甚盛,死了以后即是阿修罗,与忉利天互相憎嫉,故恒有战斗,常受三时铜镬、剑戟等苦。 据佛教传说,阿修罗与帝释天是冤家对头,总是互相争斗不休。因为是与天神对立的最高恶魔,被逐出天界,居於弥卢山洞窟中,曾多次与天神恶战,亦被称做“斗神”,但皆处於劣势。因为他太好战,所以後世便把战场称做修罗场。在佛教世界,他改邪归正,成了护法“八部众”之一,轮回六道之一就是修罗道。 世俗容易发怒的人,称为燃烧着修罗的瞋火,就是从这里而来,修罗不一定要说住在天上,人间到处都有修罗迦楼罗金翅鸟。在古印度神话中是大神毗湿奴的坐骑,众鸟之王。其形象为半人半鸟,生有鹰首、利爪和喙,身躯和四肢则与人无异。紧那罗歌神。据《罗摩衍那》所述,为人躯马首,或马躯人首,又说为人首鸟躯。摩挞罗迦大蟒神
第2个回答  2013-11-22
此名源于佛典,为善道八部众生。
书中三位男主角皆有佛缘。乔峰虽杀人如割草,但保境安民,救
天下苍生于水火,此非菩萨不能为也。段誉幼熟经书,宅心仁厚,
爱民如妻,正是一代佛君。虚竹更是身源少室,自幼出家,虽破
戒出寺,但此为前生旧业,非是本心。何况修身悟道本有八万四
千法门,也并非出家不可。旧人以书中主角释八部众生。此法极
难。吾强为诸家试之。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即帝释天)。
且天人死前有五哀,乔峰正是哀莫大于心死。呜呼!默哀三刻!
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顺便一提,八部众之“迦
楼罗”以毒龙为食,而死前因毒聚过多,痛苦之极,当为番僧鸠摩
智。此人屡次行凶于段誉,结局时全身功散,形如废人,报应报应!
不过此后一心向善,终成一代护法神鹰,实为佛门幸事!段誉曾
服莽牯,真是好大毒龙)虚竹不才,应为“夜叉”。“夜叉”者,
捉鬼之神,实鬼王也。虚竹接掌灵鹫,振臂天山,以宅心神技统领
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诸魔,使之弃恶从善,歼敌保国。善哉虚竹子!
“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
矣。此女性情虽为上上,无奈身居配角,位为侍妾,难于八部同列。
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只是与阿碧异曲同工,难登上堂。“乾达婆”
梵语为“变幻莫测”之意,阿朱精于易容仿声,人所难辨。且为乔
峰(帝释天)爱侣,当居于此位(不然乔爷必忿)。“阿修罗”乃
世代魔界帝王,总爱与佛辩论。佛说四谛,其曰五谛;佛言四众,
其曰五众。且喜擅动刀兵,与天人争地,害得苍生涂炭,十足一个
慕容博!“紧那罗”为独角神,历代被少林尊为“护法棍仙”,至
今寺内尚存紧那罗殿。故此位当属少林僧,应为方丈玄慈。大师虽
犯淫戒,但护寺有功。前时率诸雄雁门狙寇(蒙骗作孽遭辱),后
日于危难之际,慷慨成仁,挽得宝刹千年净誉,当追认护法禅师。
“摩呼罗迦”为大蟒神。且赐位游坦之。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
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且其纳冰蚕之精粹(冰蚕
毙蟒之举,直如闲庭饮酒,令人思来神醉,吾窃尊之为蟒神),直
堪与段誉龙蛇争霸,并称当世双毒。
第3个回答  2013-11-22
“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经。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非人”实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
第4个回答  2013-11-22
八部就是楼上所说的,我也不去复制什么了。楼上复制那么多累不累。我补充一点~~: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 这四人在魔统治世界的时代最为至尊,后因天众和龙众觉悟,称为天龙变。帮助人类战胜了魔。被人们撰写为八部者,天龙为上~~~就这么多了。所以金庸借题材 写了《天龙八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