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习时间越来越来少,知道自己要抓紧复习了,但是感觉总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各种障碍……我该怎么办…

考研复习时间越来越来少,知道自己要抓紧复习了,但是感觉总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各种障碍……我该怎么办……

  3月接近尾声,4月来临,考研复习的时间又少了一些,2017考生要抓紧,要把握复习进度的同时,也要注意扫清干扰复习的障碍,下面5个,新东方在线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
  ▶障碍1:对明天的期望值太高
  很多同学在考研初期难以适应紧张的备考节奏,复习进度难免拖沓。有时经常会因为一些事情或者“懒”字号耽误复习进度。很多同学总会寄希望于明天。总会产生一种幻觉,只要抓紧时间,明天一定可以把今天没有完成的知识点全部补回来。或者说,“今天的琐事处理完,明天就可以安心学习的想法”,常挂心头。为了避免对明天期望值太高,建议各位同学在备考初期,一定要做出合理规划,可以做一张有弹性的时间规划表,为突发状况预留时间,但一定要严格执行。
  ▶障碍2:过于相信前人经验
  听学校的考研经验交流会或者在论坛上看学长学姐的考研经验贴,有的人会说,考研前期不用过于专注专业课,要把英语的底子打好,也有人说,考研用不着太过认真,只要每天学习学习就好。这里请注意,这些学长学姐不一定和你考一个专业,参考书也未必很多,他们的复习进度不能等同于你的,而且各人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的节奏也就因人而异了。所以一定要注意,经验可以参考,但不要过于迷信。
  ▶障碍3:过早否定自己
  备考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前期英语单词记不住,中期英语阅读总做不对,政治总是不理解,后期专业课记不住,数学题总做错,政治背了就忘,英语作文仍然写起来很困难。这些都是很普遍,很常见的问题,会发生在很多人身上。遇见这类问题不要慌,也不要否定自己感觉考研无望,要一直努力下去,考试当天你就会发现你并不是一无所有。当然,有些学习起来确实有诸多疑问的同学,可以选择报一些靠谱的辅导班,或者是找一位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复习。
  ▶障碍4:备考缺少总结
  考研的知识虽然是成体系的,但是学起来是零散的。如果只是一味地看书,学习,只重视量的积累,却松散没有架构,到了考场上,思维仍然是比较单一的,不利于拿到高分。所以建议各位同学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总结归纳知识点。定期为自己进行相关复习阶段的测试或者习题练习,这样可以有效的巩固知识点,也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障碍5:情绪易于波动
  很多同学在备考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者困难,那对于这些情绪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好或者过于“任性”。可能会影响复习进度。备考后期可能会因为时间不够,产生一连串的连锁问题;建议出现这样情况的同学,一定学会控制情绪,不要让一些不愉快的小情绪而延误自己的“考研大计划”。
  遇到挫折,遇到困难或者有一点不开心就将情绪无限放大,不懂得控制,拖累复习进度。考研后期会因为压力大而进入情绪敏感期,这时候更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在考前出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8
首先是调整好心态
备考时间有限,意味着学生在备考期间需要面对极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会作用在学生的心理和身体上,长期压抑甚至会导致精神和健康都出现疾病。情绪管理能力很重要。当然,每个人调整心态的方式都不一样,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方法,供各位进行参考:听一些节奏不是太快,歌词和歌手嗓音带着故事感的音乐,既是舒缓心神,也是转移注意力。

其次是调整复习策略
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感到“复习不完”的原因有二:复习效率低、备考时间短。

复习效率低,大多数时候是因为分心。分心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复习英语时想政治,复习政治时想英语,各种知识混杂在脑子里,三心二意;第二种,手机。第一种不常见,因为大部分考生的学习能力足以克服这个问题。第二种比较恐怖,因为我们很难做到一天之内不碰手机,所以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就变得非常重要。

备考时间短,这种心理产生于备考开始的时间过晚导致的焦虑。建议是,大一可以稍加放松,但大二最好就开始思考是否要考研,如果决定考研,那就从大三开始准备,备考时间绝对充足。

值得一提的是,拖延症这一现象并不是只存在于个人,而是广泛地存在于大部分学生身上。大三,甚至大四才开始准备考研的大有人在,因此,同学们没必要因为“有人大一就开始复习了,他复习了四年,我比不上他,我肯定考不上”这种理由而自暴自弃。拖延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限制地放任自己拖延。意识到自身拥有拖延症,同时调整心态、找对复习策略,这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的先决条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