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政策有哪些?每个民族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平等的含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异同,都在社会生活中,衣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我国在法律上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2.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民族团结的主要内容是各民族要和睦相处,情同手足。民族团结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实践证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充分尊重、保障各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

4.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经济发展是各民族自身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根据民族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专业院校教育以及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

6.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平等是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和体现,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民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内容,表现在饮食起居、节日庆典、婚姻和丧葬习俗等方面。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利于促进民族平等与团结,有利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在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影响,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各民族公民有宗旺信仰的自由,信教与不信教的人地位平等。

扩展资料:

1.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政策的实质和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等。 从内容来看,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

2.民族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新中国实行的民族政策维护了中国共产党自土地革命时期开始和少数民族结成的政治统一战线,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3.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民族政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13
(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

(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

(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

(IO)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06
伊斯兰包容其他民族吗?容许其他民族吗?在中国伊斯兰清真寺建在全国各地,那么佛教、道教能不能在新疆建几座?总不能我们允许你到我这来扩张,却不允许我到你那里建设,这是什么道理?大家都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交流!
什么是真正的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不是穆斯林一个民族内部的团结,而是多民族多宗教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包容团结。倘若仅仅只是穆斯林少数民族一个民族内部团结,却排斥其他民族宗教信仰,排斥其他宗教自由,这是破坏民族团结!当今的穆斯林,索要各种特权政策,建立各种特权制度,排斥其他宗教信仰自由,这难道就是民族团结?恐怕这是民族恐怖主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