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的被迫开放与改革开放的比较

如题所述

1、时代环境不同。前者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国主权沦丧的情况下提出的,后者是中国政府在中外平等交往,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提出的。

2、主动权利不同。前者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更好地向中国倾销商品,进行殖民略夺;后者是中国主动对外开放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的。

3、实质影响不同。前者有利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不利于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后者有利于中国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扩展资料: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实现平衡充分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改革开放的成绩必须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对外开放政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4

1840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被迫开放,此次开放,由于无法自己制定关税,而且无权管理外国贸易,是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行为。1978年是中国主动开放,当时中国刚刚经历完文革,需要学习国外的科技和经验,中国为新起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改革开放存在的问题:

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谋子不谋势和不注重改善国际发展环境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各方面改革开放措施的系统集成。以开放促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其成功秘诀在于通过主动融入世界市场为公司治理、政府治理引入外部监督从而提高治理效率。

但是,40多年来无论是宏观中观还是微观层面改革创造的外部监督都不是真正的外部监督,监督主体一定程度上只是治理者的化身、不是来自治理体系外部的主体,效率低下问题仍得不到根本解决,亟待全面深化改革。“一带一路”战略既是今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总纲领,也理应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钥匙。

通过融入国际治理和开展国企的跨国产权合作,“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有效避免“西方经验”局限、防止治理本身被“短视”市场消解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将为我国经济治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进一步引入来自治理体系之外的监督主体。

创造强有力、更有效的外部监督,从根本上解决治理效率问题。当前,在经济新常态和改革“空转”情况下,迫切需要加强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统筹促进国内各领域改革发展特别是供给侧改革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背景:

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回顾了建国以前28年历史,对建国30年历史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作了基本估计和评价。

对于“文化大革命”的10年,文件中提到:文革的10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历史证明“文革”的论点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些论点对中国当时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976年10月,粉碎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使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改革开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04
1.时代大背景不同:前者处于世界范围内、刚刚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资本 主义全球扩张期;而后者处于二战后三十年,新世界格局基本成形,发展中国家开始全面振兴社会经济的时代。
2.民族立场不同:前者是中华民族在危难的前景下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所胁迫而实现的开发,是一种被动的开放;而后者则是中国政府主导的一场大变革,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和自主地位。
3.内容不同:前者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对外开埠通商、设立租界区及割让了许多沿海城市。使得中国有纳入帝国主义世界并成为其附庸的危险;而后者则是一场更全面的改变:开放市场并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在社会主义中并存,开始鼓励投资,逐步缔造市场经济、追求效率与竞争。改革开放释放了中国在人力等资源上的潜能,从而迅速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4.历史影响与结果大不同:前者导致中华民族的落难及觉醒,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民族主义革命,间接帮助中国摆脱了封建帝王统治的旧社会。并对整个民族的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者的历史影响在如今评价则为时过早,但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切身地感受到了国家的变化:连年高速增长的经济燃起整个民族做世界强国的热切愿望,但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问题也急需妥善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人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水准也和2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从未来的角度看,改革开放的最终贡献还有待于当今社会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毋庸置疑的是:改革成就了今天的中国,使得我们重新有机会站到世界的舞台上,以前所未有的开化心态,迎接新世纪的新挑战
第3个回答  2013-06-04
中国近代的被迫开放与改革开放的比较:⑴国家地位不同:我国现阶段改革开放是在取得独立和主权的前提下对外开放的;而近代的被迫开放则丧失了独立和主权。⑵目的不同:我国现阶段对外开放是为了发展民族经济,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而近代的被迫开放则是为了满足外国的侵略要求,维护自身的腐朽统治。⑶作用不同:我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发展了经济,提高了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而近代的被迫对外开放,则加深了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程度。⑷方式不同:我国现阶段是与外国平等协商有关开放的各种问题;而近代的被迫开放则多为城下之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6-04
主要有以下几点:
1、第一次是西方国家通过武力强行迫使中国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第二次则是中国政府主动打开国门,是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形成的开放,所谓改革开放。
2、第一次开放时,清政府经济基础薄弱,商品不发达,几乎不存在完整的工业体系,不可能在开放的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只能是西方商品大肆进入中国、冲击中国的传统生产行业;第二次时,新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国际贸易中有自己的优势。
3、第一次开放,进入的纯粹是商品,也就是西方国家迫使中国打开国门的目的就是大量倾销商品;第二次不但使进口商品丰富了,而且还伴随着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模式各个方面的引进,有助于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这个行吗? 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