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预应力筋平弯和竖弯?

如题所述

应力(纵向)张拉为两端张拉,要求采用双控。纵向预应力钢束为15-8、15-9、15-15三种,钢绞线采用按ASTMA417-97标准生产的低松驰270级钢绞线,单束锚下控制张拉吨位为19.6吨,要求伸长值误差不得超过-6%~+6%,高强度低松驰钢绞线Ry=1860Mpa,φj=15.24mm,张拉控制应力бк=0.75Ry。在施工前的技术准备过程中我们发现施工图设计中E取值为1.95×105Mpa,且张拉伸长值中未考虑工作长度,而我们将钢绞线送检后得出的E为2.04×105Mpa,本以为按施工图设计中给出的各束钢绞线竖弯大样图中所示的曲线资料复核一下便可以着手张拉了,但复核后发现施工图设计中给出的箱梁纵向预应力钢束明细表中所示的部分伸长值不具参考价值,有些甚至是与我们的计算结果相差甚远,究其根源,在于设计计算时未能精确控制相关曲线要素的内容,后将我们自己的计算资料上报后,设计院采纳了我们的计算结果,在施工实践中也通过实测值很好的印证了我们的计算结果。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种计算方法,不妥之处,愿与各位同仁商榷。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ΔL(mm)的计算公式为:ΔL=Pp.L/Ap.Ep(公式①),式中L为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为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为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Pp为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Pp计算公式为Pp=P(1-e-(kx+μθ))/ (kx+μθ)(公式②),公式中P为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为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μ为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可以说对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而言其公式并不复杂。对于直线布置的预应力筋而言,直接套用公式①即可以解出其理论值,问题的难点是曲线布置的预应力筋伸长值的计算上,若该束预应力筋为曲线筋且其竖弯为两端对称布置的,则问题仍可以迎刃而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