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岗位标准化管理制度?

我们是一家国营金属矿企业,几天前安监局来检查,说我们没有建立岗位标准化管理制度,什么是岗位标准化管理制度?什么是岗位标准化管理制度?完全不清楚啊,问了公司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办?

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1.成立以矿长、书记为组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安监处长为副组长,有关副矿长、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科长为成员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机构,负责全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
2.矿设立安全质量标准化办公室,专人负责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年度规划的制定和月计划安排,负责日常达标工作检查组织和管理。
3.各单位必须成立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机构,负责本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管理实施。
4.严格执行局《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办法》及《陈家山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奖罚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5.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实行定期检查和动态检查,定期检查由标准化办公室组织每旬进行一次检查验收,每月末进行一次安全质量标准化全面的检查验收;由安检员每班对采掘工作面进行质量评估,动态抽查由矿不定期组织,检查各单位工程质量和各项安全质量标准化制度执行情况。
7.矿对区队严格执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结构工资制度,坚持重奖重罚。每月从单位工资总额中提取30%的质量标准化结构工资总额,按实际达标项目实行分专业,旬检查、月验收,兑现奖罚。
8.每次检查验收,所有参加检查的人员都必须在原始检查记录表上签字,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检查验收资料保持原始性、真实性,不得弄虚作假。
9.矿每月召开一次安全质量标准化例会,研究解决安全质量达标中出现的问题,检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过程中的目标、制度及责任落实情况,总结安排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重点。
10.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培训。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要加强对区队长、安检员、班组长、质量验收员和特殊工种的培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技术素质和安全质量标准化文化素质。
11.每月开展一次评优评差活动,每季度评比一次“示范”区队,重点抓两头,表彰先进,批评落后、促进中间,推动全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维护企业的利益,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确保各岗位职工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岗位操作人员要知道本岗位的潜在危险和安全措施,具备辩识危险和事故控制的能力。
二、岗位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
三、岗位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政策法律,遵守劳动纪律和生产工艺纪律。
四、正确使用所分管的机器设备,保持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完好、可靠,清除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五、开好班组“三会”,即班前布置会(布置任务时安全措施要具体)、班后总结会(总结当班安全生产情况)、安全活动会(要有内容、效果、有记录)。
六、不违章指挥,且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指令和意见。
七、如发生轻伤以上事故及重大险肇事故,应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和安全部门,组织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如实说明事故有关情况。
八、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协助班组长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九、对违章违纪者要制止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十、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十一、新工人、实习代培人员、换岗及复工人员要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十二、作业现场要清洁,工具、物品、物料放置整齐有序;安全通道要畅通,安全防护、消防设备齐全有效;安全色标、安全标志齐全完好
第2个回答  2013-05-24
(1)安全生产职责;
(2)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3)安全生产会议管理;
(4)安全生产费用;
(5)安全生产奖惩管理;
(6)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
(7)安全培训教育;
(8)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9)管理部门、基层班组安全活动管理;
(10)风险评价;
(11)隐患排查治理;
(12)重大危险源管理;
(13)变更管理;
(14)事故管理;
(15)防火、防爆管理,包括禁烟管理;
(16)消防管理;
(17)仓库、罐区安全管理;
(18)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
(19)生产设施管理,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
(20)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
(21)安全作业管理,包括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作业、破土作业、断路作业、设备检维修作业、高温作业、抽堵盲板作业管理等;
(2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包括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及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等;
(23)检维修管理;
(24)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
(25)承包商管理;
(26)供应商管理;
(27)职业卫生管理,包括防尘、防毒管理;
(28)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
(29)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
(30)应急救援管理;
(31)安全检查管理;
(32)自评。
工艺管理、开停车管理、设备管理、建(构)筑物管理、电气管理、公用工程管理、易制毒管理、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定期巡线制度、领导干部带班、厂区交通安全、文件、档案管理制度等
第3个回答  2013-05-26
就是要制订完善的岗位作业操作流程,具体指的是岗位作业指导书。岗位说明书。追问

那不是操作规程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