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10万元预算,买台低配大车,还是买台高配小车?

如题所述

10万元买个买菜车,有什么可以选的?

放在以前,90%的网友会说:飞度、Polo、致炫、威驰、骐达这些小型车。但现在,一说到买菜车,飞度、Polo等小型车已非首选,科沃兹、英朗、逸动等紧凑型车成为了主角。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为什么现在的人在购买“买菜车”时更倾向于三厢紧凑轿车,而非小型车了呢?现在的小型车为何没有以前那么香了呢?中高配小型车和入门紧凑型车,差距到底有多大?

闲言不多讲,一起来看看。

纵观这几年的销量榜单,不难发现以前在国内人气很高的小型车开始低走,甚至已经有不少小型车已经退出市场,譬如我们所熟悉的马自达2、雪佛兰赛欧、致炫、威驰等......

那为什么现在国内消费者都不太愿意买小型车了呢?

简而言之,小型车不太符合现在国人的重要购车理念——大空间、有面子,如果归根结底,那这个“锅”就非消费升级背不可。

首先,现在的车依然属于大宗奢侈品,较高的价格导致国内大多数家庭也只有一款车子。然而,在生活里,一款车在一个家庭中往往需要扮演“买菜”、上班代步、家庭出游、载货等多种角色。

家庭生活里的多种角色切换,也就意味着这款车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的代步、买菜,它还需要一个大空间才能满足家庭出游、搬货的任务。而空间比较狭小的小型车显然不能够满足这一条件。

其次,就是所谓的“面子”问题。在很多国人心里,座驾就代表了自己的面子,而开的车名气越高、体积越大,面子也就越足,这也是为什么老板都喜欢买BBA等品牌车型的原因所在。

不可否认,对比“尺寸”更大的紧凑型车,小型车通行更灵活,停车也更方便。但从“面子”上来讲,显然紧凑型车在人前会显得更加有“面子”。所以,在有限经济下,多数人会考虑体积更大的车子。

再者,因为底盘结构原因,紧凑型车的行驶质感、乘坐舒适性都会比小型车更好。另一厢,现在合资或者自主品牌紧凑型轿车都有大幅度的降价和优惠,尤其是入门版车型和小型车高配版车型价格重叠度很高。

多说无益,举例说明。比如捷达VA3、日产轩逸、雪佛兰科鲁兹等入门的车型都不到10万元,而顶配Polo、致炫等的价格都已超过了10万元。再加上前面几个因素,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很多消费者都不愿买小型车。

“10万元左右,买小型车还是买紧凑型车?”已经成了一条有趣的分水岭。但若说10万元左右,小型和紧凑型分别有哪些选择就得分情况看,一是10万元落地,二是10万元裸车价有什么可选?

如果是10万元落地,那裸车价一般是在8万元左右(因为新车落地价=裸车价+汽车购置税+保险费【商业险+交强险】+车船使用税+验车上牌费),而裸车价在8万元左右的合资小型车有致炫、Polo、威驰、悦纳等,10万落地基本可选中高配版本。

如果10万元落地,选择配置等稍微好些的合资紧凑型轿车,目前比较热门的有捷达VA3、英朗、科沃兹、锋范等车型,可选性多,但落地下来基本都是匹配手动挡的入门版本。

如果是10万元裸车预算,那落地价格一般在13万元左右,在这个价位基本可以买到飞度、致炫、威驰、焕驰、起亚K2、悦纳等车型的顶配或中高配版本。

若是在紧凑型轿车里面处于这个价位可选的车型有轩逸、朗逸、凌派.....当然,在自主品牌里面也有不少选择,譬如缤瑞、逸动、名爵6等......

现在,10万元左右的购车预算,大多数消费者都会优先选入门级紧凑型车,那入门级紧凑型车和中高配的小型车相比,差距到底在哪里呢?有多大呢?

因为10万元左右落地价不好估算,所以教授选了裸车价10万元左右的飞度(1.5LCVT豪华版10.28万元)、捷达VA3(1.5L自动荣耀版9.28万元)、轩逸(1.6L XE手动舒享版10.9万元)、致炫(1.5LCVT尊贵版10.38万元)四款车为例,对比分析看看小型车顶配和紧凑型轿车入门版本两者到底谁划算。

从表中看,在价格差不多的条件下,抛开颜值和空间不谈,三者动力或扭矩相差10-30Ps(N·m) ,除轩逸是手动挡外,其余三款车型均是匹配自动挡,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均有着不错的眼球吸引力。

不过,致炫的配置相当丰富,倒车影像、上坡辅助等样样齐全,还有定速巡航等科技配置下放;而飞度、捷达VA3和轩逸在小白车主喜乐见闻的倒车影像等配置上的表现就显得有些不尽人意。

综合分析可知,即便10万元裸车预算,选轩逸等热门车都还有可能买到手动挡,就更别说落地价在10万元。当然,不排除在紧凑型这个领域有捷达VA3、科沃兹这样10万元就能落地的超划算商品。

但如果打算10万元落地,而且还未成家或者作为第二辆车来选的话,教授个人觉得小型车其实也不错,起码在通行便利性以及后期的可玩性上,小型车占据的优势稍微多一些。

书归正传,10万元左右,到底是选入门级紧凑型车还是中高配小型车?教授个人认为各有各的优势,如果喜欢改装,空间非刚性需求,而且也主要是用于代步的话,小型车会是个不错的购车之选。

反之,如果想“咬咬牙”上空间更大、行驶质感、舒适性更上乘的合资或者自主紧凑型轿车,教授个人认为还是不要选入门级车型比较好,尽量加多1到2万元,入手中低配车型更好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