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化土与碱化土

如题所述

按土壤中盐类组分及其对作物危害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可将盐渍土分为盐化土和碱化土两大类。

盐化土主要是指含有较多NaCl和Na2SO4的盐渍土。按土壤含盐量与干质量的百分比,盐化土分为5类(表10-4)。

表10-3 我国的土壤盐渍化分级指标

表10-4 盐化土分级标准

碱化土又称苏打土,主要指含有较多的Na2CO3(苏打)和NaHCO3(小苏打)的盐渍土。碱化土对作物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碱化土中含有的Na2CO3和NaHCO3遇水时会水解,形成强碱(NaOH),对作物根部起腐蚀作用;在高浓度条件下,土壤中的许多Na+可被土壤吸附复合体所吸附,使土壤胶体产生较强的亲水性和分散性,原有的土壤团粒被破坏,潮湿时泥泞,干燥时板结、破裂,土壤透水性、通气性都变差,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各级碱化土壤的田间景观如下。

Ⅰ级:瓦碱,多为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的碱斑,地表光滑,板结,间或生长有稀疏的剪刀股,表面有1cm厚的结壳,结壳背面多蜂窝状气孔。

Ⅱ级:强碱化潮土,多为大碱斑分布于农田,地表光滑,稍轻程度的板结,小麦生长严重受抑制,麦苗稀少,色黄瘦弱,缺苗率为60%~90%。

Ⅲ级:中度碱化潮土,农田中有小碱斑,地呈灰白,较板结,小麦长势差,缺苗率在30%左右。

Ⅳ级:弱度碱化潮土,地表微显灰白,稍板结,作物基本全苗,但长势较正常土稍差。

Ⅴ级:非碱化的正常潮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