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要写做梦梦到的要有好句'梦到是好的

转载3篇仅供参考,不合适请追问。
1.
玩了一天,到了晚上一上床,我就沉沉欲睡……
当时,我正在看电视,忽然闻声有人喊:“有人吗?快开门”。我打开房门,哇!原来是孙悟空。我暗想:孙大圣大驾光临,肯定是有喜事。谁知大圣却说:“我刚刚陪唐僧西天取经回来,途经此处,想参观一下。”我点头答应了。
大圣扫视一下房间,说:“这个石碑我怎么从来没见过?”“哈哈!这是空调,夏天按制冷,就会从小缝中出冷气,可凉快啦!”大圣一边挠着头一边不无感慨地说:“当年要是有这玩意,我们也不会在火焰山遭此大罪了!”这时,大圣又对手机起了疑心,他用手好奇地抚摩着那光滑的手机屏幕说:“你家是干什么的?怎么会有惊堂木呢?”这下我笑得更厉害了!
“这是手机,可以互相通话,传递消息办起事来比你的筋斗云还厉害呢!”
大圣惭愧地低下了头“看来我真是落伍了,请你做我的师傅吧!”还能做孙悟空的师傅,太好了,我兴奋地叫起来……
“徐晴,徐晴,干什么呢?起床了,快点!”原来是妈妈把我从梦中叫醒了。
这个梦可真有趣!它让我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我要把这个有趣的梦讲给大家听,怎么样?

2.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梦,一个令人神往的字眼。它似乎像一片云,看得到却永远也摸不到。但还有什么比梦更贴近生活呢?人生便是由一个个斑驳的梦串接成的。梦的脚步虽只在夜深徘徊,但却有着心灵的装饰音,梦的旋律固然急如一瞬,却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痴人说梦,为什么只有痴人才说梦呢?难道人不痴就不梦了吗?梦果真可使人变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将毕生精力都倾注于《红楼梦》中,可见梦的魅力是多么大。梦赋有浪漫主义*彩。人世间还有什么比它更随人意呢?梦可以超越时空,可以穿梭宇宙,可以纵横万里。真是“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之一瞬。”

  最辉煌的创造起初都只是一种梦想,但梦想终究总是实现了——人类创造了现代社会。我们倾慕梦似的生活,却无志于大胆创造,所以,日日活在梦里的人却失往了梦想,只剩下了空想。“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没有知伟大的人敢于幻想,由于敢于幻想,所以因袭的禁锢被冲破,由于伟人具有惊人的洞察力和勇敢。伟大的抱负始于梦,梦就是生活积累的折*。有折*才能创造,有知识就有气力。

  歌德笔下“沉浮着的幻影”竟能使“心旌感觉着青春般的摇撼”,唤起“一种景仰的至诚又来系人牢牢”。在梦里找回曾经失落的美好,重睹它们的音容笑貌。梦将心灵的空缺填补,填补成一种完美与美好的追求。梦是可以诱导、启发的。“日有所思,也有所梦。”它是我们灵感的产物。

  《红楼梦》中香菱在梦里作诗。德国生物学家额图深夜梦见利用两只田鸡做实验,从而获得启发,解决了神经传导的理论,以神经的化学传导研究赢得了诺贝尔奖。

  经常在梦里,凝聚思想;经常在梦里,超越现实;经常在梦里,放飞理想。

  梦的本身就是创造!人生如梦吗?这太理想化。人生多梦吗?这足以刻画世间征途。人生应寻梦!这才能给我们以鼓励。
来自http://www.64foot.com/zuowen/201306/50432419.html

3.
  没有路的路

  梦见了一个无际的草场,没有路的草场,但却有感觉自己在不断地前进。是在飞么?

  看脚底下没有路,没有那熟悉形式的路痕,但却怎么都能感受到那路上那熟悉的油柏味。是隐形的路么?

  "飞”的感觉是吧,才慢慢地发觉,是路吧。又或许是没有路的路吧。

  梦幻国度

  无谓的想法,无谓的发呆,无谓的一切,似乎只是为了纯粹的“梦”来服务。可以感觉自己一直生活在不搭实际的梦幻中,从来没有脱离过自己梦幻的国度。

  一个傻傻的女孩,有自己的想法,可惜全都只是不符合实际的胡乱思想罢了,不过或许,生活在梦幻中,比现实要安逸幸福得多。

  月亮在哭

  有时会看见月亮在哭,可是天却没有下雨……觉得这样子很是不公平,凭什么老天一哭就会下雨,而其他的生物哭都没法得到安慰与共鸣?

  这不是一个梦我知道,因为梦是美好的是不?梦里没有邪恶没有偏私,梦里是纯洁的对不,像玉兰一样纯洁,像昙花一样值得去珍惜,对不?

  我不相信月亮会在梦里哭,不相信梦里哭的月亮没有人陪伴……

  梦醒

  梦醒之后,觉得自己去了一次旅行,一次纯纯的旅行,没有污秽的国度。梦醒了,什么都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一切纯洁的蠢蠢欲动,只是渴望美好的心。

  梦醒之后,没有什么值得去留恋的,毕竟一切都是那么的虚幻,只有假装自己从来没有过渴望单纯的想法。

  一切都掩盖在梦中,那迷茫懵懂的薄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5
梦,究竟是什么?世界上又有什么是永恒的梦?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得到答案,付出了太多,太多……
诗坛圣手陈子昂,24岁考取进士。身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非凡抱负,被武则天提拔为麟台正字。他上任后敢言直谏,所言多中时弊,因而遭奸人诬陷被降职,落得个“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最后被段简害死在狱中。满腔的文采和抱负随之而去,一个未竞之梦也被埋进了厚土之中。
还有南唐李后主, 在位15年,政事不修,纵情享乐。被俘后,始觉亡国之痛,所以他选择了“做梦”。他的梦天真得很,他幻想着后唐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可当他意识到“流水落花春去也”,昔日的宫殿早已“朱颜改”时,这个梦就匆匆画上了句号。之后作《浪淘沙》一首,上阕中写道:“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可见他当时是多么可悲、可怜,连梦中偷得的片刻欢愉都贪恋。可皇帝毕竟是皇帝,只一梦又怎会满足,于是他继续作词,做梦,做着亡国奴!可惜他于“七夕”在赐第作乐时被宋太宗发现并搜得《虞美人》原稿,被用牵机药毒死。从此中国古代词坛上,又一颗巨星坠人了无边的黑洞,他的那场梦结束了。
古人爱做梦。有人为己而梦,有人为他人而梦,有人为国而梦。在我看来,为自己做梦最现实,这并不意味着自私。传说圣人孔子就曾梦到自己坐在两根柱子间受人拜祭,以至唐明皇在祭孔子时曾留诗云:“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为他人而梦的代表是杜甫。他被贬华州时正值“安史之乱”,他没有先为己而悲。当他看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疾苦后作“三吏”、“三别”,道出了百姓心声。后又流亡成都,经友人相助建一草堂。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后,没先梦想自己有房子,而是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思想,这等的气魄,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要说到为国而梦,就非放翁莫属了。他年逾七旬虽“僵卧孤村”,但壮志未泯,梦中犹思战斗在“铁马冰河”的前线,其收复失地之心跃然纸上,可惜终未等到“北定中原”的捷报含恨而死。
此五者,虽梦境不同,可或多或少都带些悲剧色彩。也许正是由于这一个个悲剧,成就了一个个大师,他们用笔谱写出一篇篇千秋佳作,他们的梦也因此被永久地镶嵌在了历史的时空中。
我也爱做梦,从无知的孩提到彩色的花季,我一直在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梦。小时候梦想自己快点长大,最好长得比天还高。然而时至今日身材比天高的人我也没见着,只是见过许多心比天高的人,因为梦把他们的心带到了天外。后来渐渐长大,看多了《花季雨季》之类的书,就梦想着青春多些“雨季”的滋润。当我走进高中校门后,我中止了这个梦。因为我知道,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已让我无暇做梦,所以我给这个梦上了锁,钥匙却一直留着
记得某哲人曾说过,没有梦想的青春就像没有太阳的清晨,所以,我要把青春装进一个梦,再把梦想变成一个现实。毕竟梦想只是美丽的彩虹,行动才是浇灌彩虹的雨水追问

追答

追问

不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