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什么叫“教育”。

需要专业人士,具体答复。

教育,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即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

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广义的教育包含社会待人处事的方方面面,例如家教、礼仪等文明与社会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等。与之相对地,职业教育中只教授单一的职业技能。

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其他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出现。

迄今,受教育权已被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1952年发表的《欧洲人权公约》和联合国1966年发表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均承认此项权利。

扩展资料

词源:

中文里的“教育”二字都是会意字,“教”字从攴(pū)从孝,攴是形部,孝是形部亦兼声部。“攴”的篆体字形是用手持杖或执鞭。

“育”字在甲骨文字形里像妇女生孩子。上为“母”字及头上的装饰,下为倒着的“子”字。从汉字造字之初就说明了,教育是一种强制性、引导性,使人们符合社会规范的作为。

历史:

中国教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开始于中国古典著作,而不是宗教组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经典遂成为中国教育的主要教授和学习方向。

古代中国任用经各种选拔制度后的受教育官员管理帝国,而后世主要用来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制度则建立于隋朝,历经唐朝、五代十国到宋代后科举制臻于完善。

宋朝教育发达,苏轼在《谢范舍人启》中说当时“释耒耜而执笔砚者,十室而九”。直到清朝末期的1905年正式废除,并以西方教育方式取代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新华词典的解释:①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正规教育,也包括社会上一切含有教育因素的活动,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②使明白道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1
教育的意思就是教导培育。
第3个回答  2013-06-16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定义描述了“教育”的 “实践性”、“交往性”、“动力性”、“社会性”。教育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教育”必然有着它自己的明确目的。个性化的社会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第4个回答  2019-12-21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