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下面为什么要铺一层碎石?

请仔细回答,谢谢!

1,主要是铁轨之间的宽度只有1450mm, 尽管下面有一排排的枕木铺垫,但是仍然是太窄了,因为火车的重量非常大, 石子的作用就是加宽路基,使地层不容易下陷造成铁路扭曲.
2,还有一个原因, 小石子比路面要坚硬并且中间有很多孔隙,如果打成水泥地基的话,很可能由于钢材和水泥的热胀冷缩系数不同而损坏, 而小石子之间由于可以相对运动可以缓冲热胀冷缩造成的变形.

总之,第一,加宽路基,第二,抵抗热胀冷缩.
还有一条就是要保证列车平稳运行,如果没有道渣,列车运行非常不平稳,晃车严重,更不可能有较高的速度.另外就是保证路基不至于下沉.
为了将来自铁轨的重力均匀的分散到地面上,从而保证火车的安全运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8
  有砟轨道要从轨道结构的发展讲起: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为了把大量的矿石从矿区运到最近的码头,1605年有了第一条用木条铺成的轨道。   18世纪中叶,出现了铸铁轨轨道。   19世纪40年代,在铁轨下铺设了与之垂直的木轨枕,用来连接两根铁轨。   1865年,钢轨代替了铁轨,建成的轨道具有了现代轨道结构的基本结构形式,为减少地面应力,在地面上轨枕下铺设一层碎石组成的道床,碎石道床还提高了轨道的弹性和排水性能,使轨道便于维修,用散体材料碎石组成道床的传统轨道形式,也叫普通轨道,即我们最常说的有砟轨道。 当然咯,现在越来越多的铁路采用无砟轨道技术。无砟轨道又作无碴轨道。常规铁路都在小块石头的基础上,再铺设枕木或混凝土轨枕,最后铺设钢轨,但这种线路不适于列车高速行驶。高速铁路的发展史证明,其基础工程如果使用常规的轨道系统,会造成道砟粉化严重、线路维修频繁的后果,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相对较差。但无砟轨道均克服了上述缺点,是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2个回答  2013-06-18
你所说这种碎石的铁路术语叫“道砟”,其作用和意义在于:1承载列车——钢轨——轨枕的重力,并传递给路基;2将雨水排向铁路边的集水沟,避免铁路受雨水浸泡;3缓冲列车的纵向冲击,使列车运行更平稳;4便于铁路工务部门养护和更换。因此,铁路一般在轨枕下铺设石头做道砟,而且要选用石英岩、花岗岩、麻岩等材料。另外现在建设的高速铁路已经改用混凝土的整体道床了。
第3个回答  2020-12-18

铁轨碎石

第4个回答  2016-03-01
碎石道床是最常见的道床之一,它的构造是把两条钢轨连着扣件并透过橡胶绝缘垫板固定在枕木(sleeper)上,而枕木就放置在碎石(道碴,ballast)上,而碎石在铺上路轨后必需经过砸实后才可使用。道碴的作用——把列车的重量平均分布在路基上,并且防止轨道因为行车压力而移位;道碴也具有容易排水和方便调整轨道位置等优点。
通俗点讲,就是通过碎石来分散火车的重量。铁轨架设在泥土上,因为铁轨与火车车轮的接触面积小,但是火车非常重,因此铁轨所承受的压力相当地大(压力=重量 ÷ 接触面积)。铁轨下面铺设枕木及石头为了分散火车的重量,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碎石头还有一个任务就担任着防止铁轨下陷的缓冲工作。另外火车高速通过铁轨,会产生噪音和高热,而碎石头的另外两个重要工作就是吸收噪音和吸热。大家如果注意,会发现铁轨间铺的石头都是凿碎的,形状非常不规则,这样的石头容易碎裂,如此一来,就可以因为石头的碎裂而吸收掉火车通过时所产生的高热;如果铺的是圆润光滑的石头,因为不容易碎裂,吸热的效果就不好了。

您好!很高兴第一时间为您解答,如有问题请及时追问,如果满意,请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