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心理学,哲学的人往往在境界上显得很深邃

如题所述

因为哲学和心理学是帮助人们建立思维模式的学科,学习这类学科的人思想上想的更加深入,热爱思考人生的意义,外表上给人的感受就会比较成熟,境界上比较深邃。

喜欢心理学、哲学的人,往往是偏内向的人,因为心理学和哲学有一个共性,它们都是关于”人”本身的学科,跟现实是脱节的。

一个愿意去钻研心理学和哲学的人,多半是对人本身的存在、思维和行为感到好奇,处理生活中的日常琐事、为人处世,就相对显得没那么重要。

扩展资料:

研究心理学和哲学的人是有思想的人,是一个真正独立的人,这类人必定不是狭隘的,他们往往都有一颗包容的心,眼里能看得进事,耳里能听得见批评的声音,心里能容得下人。

很多人稍微有一些成就,就觉得自己的那一套理论是完美无缺的,常常好为人师地去宣扬自己的理念,当出现批评声音时也仅仅别人想“陷害”自己,一听到异议勃然大怒。

这就是心胸狭隘的表现,长此以往就会变成曾经最讨厌的“老顽固”。很多人年轻人觉得无法和隔辈的老年人交流,很大原因就是这些人抱着一生的丰富经验自我封闭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文学,毫无疑问,可以让我们超脱于现实生活之外,可以让我们体验更多的人生。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可以变相延长了我们的生命。文学不仅仅不会带来学习的困扰,相反,文学常常会推向情感的两极——至喜或者至悲,会让人思维走向偏激是真的。

一个人能不能成长就全看造化了,谁能保证那些看《小时代》的文学少女们就能变得非常的成熟呢?就像你翻朋友的日记一样,内心细腻仅仅是内心细腻,细腻会让人对待事物更加的细致认真,但同时,也让人变得脆弱而敏感,离成功还有很远的距离。而我们经常也会说哲学很深奥。哲学并不是教人与人相处,而是追求的真理

相反,很多哲学家都是深居简出,提倡少与人打交道。他们的成熟,并不是对别人的成熟,而是对事物理解的成熟。然后来回答你的问题:读书但是不成功有很多原因 ,比如不会读以致用、比如行动难于理论,在这里我只拣一个方面回答:我们所谈的成功,通常讲的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哲学家追求的成功,是自身的成功。

哲学家们所谓的“成功”,大多是一种自我的幸福感的成功。而这种幸福感都来自于自我,和他人肯不肯定、喜不喜欢,没有太大关系。那些肯定别人成功的人,很多连自己都活得不满意,怎么去肯定别人的成功呢?反观这些世俗的成功,留下来多少时间给了自己,这辈子究竟有多少时间为自己而活,这种活法算不算得上真正的成功,这些恐怕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当他们一个人反思的时候,才能得出真正的答案了,个中滋味,并不是能灌一口鸡汤就能说得明白的。

第2个回答  2017-02-28
老是戴着面具做人,好累的。戴久了,你就认同了戴着面具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你。返璞归真,放下你的面具,幼稚一点,你才会多点快乐少点压力。相反,如果通过心理学和哲学的学习,了解到我们存在的意义,让自己的内心成长和强大起来,明白了是自身的喜悦而不是外物才能让我们开心快乐,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回归到一个最原始的状态---轻松,快乐,自在的状态。确实,这个状态看起来可能会“幼稚”,但是,这只是外人的感觉而已。对于内心强大,自在富足的人来说,别人怎么看自己,他们根本不会在乎。你说他们幼稚也好,说他们装也好,他们根本不会放在心上,只会一笑而过。如果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是不可能快乐的。喜欢心理学和哲学,不是为了能够在生活中去装得深邃,让别人去羡慕什么的。这不是学习和喜欢心理学和哲学的目的。这是一种返璞归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7-28
真是装逼那种其实很浅显的因为这并不是单向性而是交互性的。而一旦被感应到有深邃的成分 这说明是对信息理解的差异化形成的。简单的理解也就是信息壁垒。你看不清或者说理解的不透彻很模糊的当然觉得深邃了。如果这个壁垒不存在 而透明了 深邃也就消失了。当然了这前提是 不在跟另外一个浅显的进行对比。所谓的人比人气人 货比货 扔货。。。
所以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多看点书 多看点经典的书 总不会错的
第4个回答  2020-08-24
感觉看哲学的书更开阔一点,不像我看心理学的书总有种自怨自艾的感觉,看哲学的书有种面对大我的感觉,就是有点远,里社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