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游戏性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题所述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音乐是人类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另一套符号系统。对学前儿童来说,最容易接受的一个信息交流途径就是音乐。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孩童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学前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4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音乐是人类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另一套符号系统。对学前儿童来说,最容易接受的一个信息交流途径就是音乐。

认真从事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就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音乐发展心理学家哈格里夫斯,英国的心理学家舒特-戴森,美国音乐心理学家戈登等人。


扩展资料:

1、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对音乐作出积极的反应,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音乐。他们转向声音,做出快乐甚至惊讶的表情。

2、6个月到1岁,伴随着音乐,孩子的身体会不断晃动。但在这个早期阶段,婴儿可能只对纯粹的声音有反应,到他们一岁时,他们可能会对更独特的节奏有反应。

3、1岁左右的孩子就开始发声唱歌了,这种唱歌的方式叫“咿呀歌”。所谓e-i-ah歌,它是一种类似于说话而简单歌唱的歌。

4、在音节系统和节奏组织上,仍然是无定形和无序的。只有在呼吸时才需要停顿。注意:在听咿呀学语的时候,大人要开心的看着孩子,模仿孩子的声音和歌声,让孩子有眼神的接触,这样会促进孩子以后有意识的唱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3-09
学前教育是指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以及培养孩子的智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在幼儿园的课程,一般有语言,计算,常识,体育,音乐,美术,舞蹈等等。
其实实施这些课程不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只要带着孩子,无论是在家里,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