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与被动 作文素材

如题所述

在中国的教育中,一直都缺乏着主动性。老师教学,学生听课,这样一味的教育持续了很多年,我想这也就是中国在诺贝尔奖领域的缺乏吧。  
政治教科书中的主观能动性难道学了却不能应用到实际中吗?不是教育我们要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先去认识世界再去改变世界吗?中国的学生就是缺乏主动性,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而不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什么先人给我们的知识会是正确的?可不可以反驳先人的知识或者加点什么呢?我敢说应该很少有人去那样想吧!为什么美国那么多科学家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因为他们的教育中注重实践。要学生自己动手去征服自己的观念,将它融合到自己的思想中才是最重要的啊!  
物理教科书中也有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譬如打人与被打,虽然力是相对的,但是毋须置疑被打肯定比打人痛很多。语文的主动与被动,英语的主动与被动,还有数学的主动与被动,就好象你在做数学立体图形题目的时候,老师总是教我们发挥空间想象力,不要局限在原本的这个图形里,可以将它扩展,三棱锥变成四棱柱或者正方体都是可以的。这些不也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吗?  
不论怎样,主动总是最好的。一个国家要发展就得创新,不能被动的单靠进口别国的产品和引进别国的技术,这样的话这个国家是无法在这个世界环境中生存下去的。要主动的创新,主动的开发新的能源与技术。现在我们可以回顾历史,1840年前我国闭关锁国,像一个人脱离群众的组织,换来的却是英国大炮的轰炸。被迫开放使我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动荡不安,群众叫苦连天,那时的中国是一个怎样可怜的国家啊!1945年,法西斯国家战败,中国开始在开罗会议上争取自己的主权,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有了自己的思想与指导方针,中国开始稳步而迅速的发展规律,随着香港,澳门,台湾等主权的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上升,中国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民族啊!  
关于主动与被动,抛开大的范围,即使是在生活中也是如此。生活中,有些人主动,有些人被动,但你想想,譬如谈恋爱吧。如果两个互相爱慕的人都属于被动那怎么办?他们都在等待,不知道对方对自己到底是什么想法,等着有一天对方可以向自己表达内心的想法,但是对方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这样的两个人,最终的结果只能错过,只能把这样想法变成美好的回忆,却不懂的主动一点去把握它。失去之后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主动的人们懂的珍惜。碰到自己想要的,就会主动的去追求她,不管成功与否,至少都不会留下遗憾,不给自己后悔的余地。  
综上所述,主动确实比被动好很多啊。所以我们应该把握现在,遥望未来,主动出击,才能使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甚至超越。  
改变自己,就会从现在开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28
在很多人眼中或者说是思想中,主动与被动是对立的,就像“非黑即白”那样的论调,不是主动就是被动,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在我的理解,世界是不断的变化的,主动与被动也是不断的在转化的,没有绝对的主动与被动,只有相对的主动与被动。或许我们需要一些事例来验证这个说法。
对于学习来说,主动与被动似乎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总是会抱怨:没有时间看书啊、没有时间学习啊诸如此类话语。其实这里是需要澄清的,我们所抱怨的只是“主动”的学习而已,比如说我们可以主动的看书,或者说主动的写作。我感觉这里面有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主”,就是自己的感觉和自己的自主,我们始终认为只有我们自己亲身经历了并且思考了,才能算是主动。通俗的说,就是不依靠外力来完成一件事情。其实这只是最理想的状态而已,我们真的可以完全的不依靠外力么?我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对于我们所经历的、即将经历的事情,每一件都有着一定的动机,而自主的动机基本也都会有一定的外界的影响。比如我们为什么学习?真的就是为了充实自己并消灭自己的空虚感么?不见得。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目的,完全来自于内在的目的除了人类一些最原始的需求,几乎不可能存在,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会与外界产生联系,也都必然影响外界。在自己去年的文章中,曾经试图解释过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的区别,其实那些区别都只是表面上的,片面上的。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呢?
好比恋爱时的经过,女孩子总是喜欢些主动的男生,女孩总是被动的,..........望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