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中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长辈有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如题所述

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

《傅雷家书》主要分享的是1954年到1966年之间的一百九十封信。

记录了傅聪留学波兰的经历,有傅聪成为世界级钢琴家的过程,有与弥拉的婚姻,有二人孩子的出生,当然也有傅敏遇到恋人跟父母分享,傅雷回信对于爱情和女性的理解,书信一直记录到傅雷夫妇的离世。整部家书,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扩展资料: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

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5
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
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06
我认为,从傅雷和孩子的对话中,他认为青年人应该积极,乐观,并乐意与长辈分享自己的观点与问题。而长辈门应该做到,努力的跟上年轻一代们的脚步,不会让青年人认为自己的长辈们已经out了,没共同语言了。最重要的是,两代人都必须乐意把对方当做自己的朋友来对待。
第3个回答  2015-10-15
傅雷曾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有人说,傅雷是做父亲的典范.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是做人的典范.在著名的《傅雷家书》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父亲,更看到了一个把艺术与人生的尊严看得至高无上的严肃纯粹的灵魂.
这是一次既与傅雷有关、又不止与他有关的阅读.除了作为父亲的傅雷,你将看到独自面对人生之“重”的个体的傅雷,以及同样面对人生之“重”的其他人,无论年纪、身份…….
第4个回答  2021-03-1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