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有什么好处?

如题所述

  适合国情
  中国人的养老观念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根据有关调研,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90%,只有约10%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社区、养老机构如何把养老服务延伸到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满足他们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是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同时,我国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数量巨大。这部分人多数分散居住在各自家庭中,其养老不仅有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问题,更有医疗护理问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具有一定医疗护理知识和技能,能较好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不能满足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绝大多数老年人只能选择居家养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要达到30张。但目前,全国养老机构仅有床位390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只有20.5张,离纲要提出的标准还有很大缺口。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尽管只占10%,但这部分老年人的绝对量在2000万人以上。所以,能够入住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老年人,很多地方存在养老院一床难求现象。
  还应看到,与发达国家在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上步入老龄化社会不同,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阶段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呈现典型的“未富先老”特征。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比较低,绝大多数老年人收入水平更低。居家养老服务费用较低,适合一般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特点鲜明
  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既不同于家庭保姆、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家政服务的独特养老方式。
  居家养老服务是专业性强的服务。以中国红十字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开展的曜阳保姆服务为例,从事曜阳保姆服务的医护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特别是经过专业医疗护理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尽管现在许多保姆和家政服务人员也要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但曜阳保姆的培训要求更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必备的医疗护理、医疗急救知识和专业技能。
  居家养老服务是公益性或准公益性服务。家政服务是一种市场化服务,完全按市场规律运作。居家养老服务则是一种公益性或准公益性养老服务,比如收费采取的是优惠价格,甚至是免费半免费的。居家养老服务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公益性或准公益性养老服务,主要得益于提供这些服务的养老机构、社区组织、志愿者等的无私奉献,以及社会各方面献出的爱心,比如物资捐助和现金捐赠等。
  居家养老服务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服务。中国红十字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于2014年5月在江苏省扬州市启动的“曜阳关爱失能老人行动——曜阳保姆服务”试点,服务的对象就是经过民政部门筛选的300位生活困难的失能老人。家政服务面向的是全体有需求的家庭,服务的内容是全方位的。曜阳保姆服务则是面向居家养老的生活困难失能老人,主要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和人文关怀服务。一些养老机构、社区、志愿组织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可能更广泛。
  优势明显
  居家养老服务是经济高效的养老服务方式。同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投入小、经济和社会效益高的养老方式。以曜阳保姆服务为例,它依托现有的老年公寓、医疗机构和托老所,组织医护人员入户服务。同机构养老需要兴建养老院相比,这种方式大大节省了基建和各种配套费用。实际上,曜阳保姆服务已经成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养老院,把纳入保姆服务对象的老年人家庭联结成了一个巨型养老院。曜阳保姆服务作为整个曜阳养老服务体系的一种模式,投入较小,但解决了众多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问题,创造了巨大社会效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2
几种养老模式的优势和比较:1、社会福利机构养老,主要适合于孤寡老人或丧偶等情况的老年人,养老的舒适度与养老院的级别息息相关,且养老院的自由度不高,难以保证老年人的安全状况和健康状况。2、社区型养老,是对社会福利机构养老模式的加强与升级,社区提供专业的陪护人员,让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的家里养老,与保姆服务有点类似。

3、智能居家养老模式,适合绝大多数家庭和老人,是最适合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也是全国老龄办一直推崇的家庭养老模式,兼并了上述两种养老模式的优点,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 智能居家养老系统采用电脑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手段,在居家养老设备中植入电子芯片装置,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时,智能居家养老系统中的老顽童手表设备能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或亲属,使老年人能及时得到救助服务;当老年人因饮食不节制、生活不规律而带来各种亚健康隐患时,智能居家养老设备的服务中心也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智能居家养老设备医疗服务中心会提醒老人准时吃药和平时生活中的各种健康事项。 最重要的是,“智能居家养老”可以在老人身上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子女再也无须担心老人外出后走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2-17
1、居家养老(中国基本养老方针)的关键措施:在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有品质的居家养老餐饮服务、医疗服务和适合老年人群的文化娱乐生活。
2、居家养老的难点:1)居家养老餐饮的市场化与可持续运营。目前居家养老餐饮都是在政府引导下开始的轰轰烈烈(有了面子),离开政府财政支持,迅速死亡(没了里子);2)精准识别需要帮扶的老人并提供救助。老年人贫富差距较大,一方面不是所有老年人都需要经济帮扶,另一方面,我们国家老年人规模巨大,也没有能力面面俱到,因此,精准识别需要帮扶的老人并有效救助是关键;3)引导、监管老年人生活丰富化避免老年人在物质上、精神上上当受骗、走入歧途。老年人进入养老状态,没有了繁忙的工作,为了身体健康或长寿,往往成为一些骗子或邪教分子的猎物,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和社会安定造成巨大危害。
3、居家养老解决措施:1)大力发展社区食堂。针对社区食堂市场化、长期化运营需要,政府给予社区相应固定资产投资(给予社区而不是餐饮经营者,经营者拥有使用权)同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2)对于在社区食堂就餐的老人应用信息化手段精准补贴(上海模式),同时各地可采取各种形式,为贫困老年人再就业创造条件;3)围绕老年人物质、精神需求,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同时政府成立相应组织,加强社区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引导、监管,避免老年人在物质上上当受骗,在精神上误入歧途。
关注拆多多为您继续评析“居家养老餐饮ABC”!
第3个回答  2020-12-25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再豪华的养老院、再高档的疗养所,都比不上温馨的家庭。所谓老有所归,家庭无疑是最好的归宿。中国人的养老观念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而居家养老这一模式也意味着老人的子女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照看老人,这在现实情况来说是不太切合实际的,所以居家养老的舒适和安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派博生命科技着眼这一社会现实痛点,倡导安全是服务的基础
舒适是服务的核心的理念,全面掌握老人健康动态,完善老人安全保障体系,为老人提供:智能看护(摔倒预警、紧急求救、实时监护)、无障碍化改造、智慧照明、安全辅助器具(防滑、辅助器具)等安全服务。在安全第一的服务基础上,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无感采集、疾病初筛健康指导)、智能识别老人(指纹识别、行为识别)、健康实时监测(全面健康数据实时监测)等舒适服务。让子女在外不担忧。
第4个回答  2013-03-28
几种养老模式的优势和比较:

1、社会福利机构养老,主要适合于孤寡老人或丧偶等情况的老年人,养老的舒适度与养老院的级别息息相关,且养老院的自由度不高,难以保证老年人的安全状况和健康状况。

2、社区型养老,是对社会福利机构养老模式的加强与升级,社区提供专业的陪护人员,让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的家里养老,与保姆服务有点类似。

3、智能居家养老模式,适合绝大多数家庭和老人,是最适合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也是全国老龄办一直推崇的家庭养老模式,兼并了上述两种养老模式的优点,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 智能居家养老系统采用电脑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手段,在居家养老设备中植入电子芯片装置,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时,智能居家养老系统中的老顽童手表设备能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或亲属,使老年人能及时得到救助服务;当老年人因饮食不节制、生活不规律而带来各种亚健康隐患时,智智能居家养老设备的服务中心也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智能居家养老设备医疗服务中心会提醒老人准时吃药和平时生活中的各种健康事项。 最重要的是,“智能居家养老”可以在老人身上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子女再也无须担心老人外出后走失。

能居家养老是最适合老人的亲情养老,它是传统居家养老的升级和优化,继续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孝”道精神,既满足老年人对“家”的需要,又合并了网络远程技术和实时健康管理的优势,配合智能居家系统让子女随时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父母外出时也不必害怕出现迷路或走失等状况,父母出现意外状况时更能第一时间得到通知,充分满足了子女对老人的呵护需要与管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