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一般是月初做账还是月末做账

做账和报税都是应该在什么时候,一个月的几号

财务工作一般是根据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及时做账。月末时(结账)将所有账目计结出发生额、余额,结转期间费用、编制财务报表。每月15号前上报税务报表。

1、每个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做记账凭证时一定要有财务(经理)有签字权的人签字后你在做),然后月末或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之所以月末登记就是因为要通过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保证记录记算不出错),每发生一笔业务就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2、月末还要注意提取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若是新的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计提折旧的分录是: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这个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实际是地税这一块就是提取税金及附加,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由税务决定。

3、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个分录。

第一个分录:将损益类科目的总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

贷:本年利润

第二个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等)。

转入后如果差额在借方则为亏损不需要交所得税,如果在贷方则说明盈利需交所得税。

计算方法:所得税=贷方差额*所得税税率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所得税虽然和利润有关,但并不是亏损一定不交纳所得税,主要是看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是正数,如果是正数就要计算所得税。)

4、最后根据总账的资产(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短期投资等)、负债(应付票据,应附账款等)、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料,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科目的余额(是指总账科目上的最后一天上面所登记的数额)等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总账或科目汇总表的损益类科目(如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投资收益,主营业务附加等)的发生额(发生额是指本月的发生额)编制利润表。

(关于主营业务收入及应交税金,应该根据每一个月在国税所抄税的数额来确定。因为税控机会打印一份表格上面会有具体的数字)

5、其余的就是装订凭证,写报表附注,分析情况表之类

6、注意问题:

A以上除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记明细账之外,均在月末进行。

B月末结现金,银行账,一定要账证相符,账实相符每月月初根据银行对账单调银行账余额调节表,注意分析未达款项。

C月初报税时注意时间,不要逾期报税。另外,当月开出的发票当月入账。

D每月分析往来的账龄和金额,包括:应收,应付,其他应收应付等等。

扩展资料

企业会计报表包括四个报表,除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外,还有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

利润分配表只需要在年末编制,因为只有在年末企业才会对所盈利的利润进行分配。而现金流量表只是根据税务部门的要求而进行编制,不同地区不同省要求不同。

在四月年检时税务部门会要求对你提出要求的(管理,财务,销售,制造等费用月末没有余额,结帐方法采用表结法,损益科目月末可留余额;制造费用如果有余额,是属于在产品的待分配费用,在负债表上视同存货)。注意利润表的本年利润要和资产表的相吻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初记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30
通常是15号前报税。不过节假日会有变化,像这个月就是18号。做账的话看各个公司,也不一定有单就要做一单,可以放在一块做。不过下月初要出上个月的报表,所以建议快月底的时候把账都做完,不然及赶时间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08
财务工作一般是根据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及时做账。月末时(结账)将所有账目计结出发生额、余额,结转期间费用、编制财务报表。每月15号前上报税务报表。
第3个回答  2013-04-08
看你什么时候结账了。如果是每月25号结那26号就可以做账了。30号结就1号做呗!报税一般是每月15号前,但有时可以延期的,这可要看当地税务局最新公布的消息了。
第4个回答  2013-04-08
一般来说月底你就可以做帐了,,因为是次月的1-15号前把税报上,你也可以次月初做帐,但要确保15号前报上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