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短文论述了怎样才能做到“敬业”,结合短文谈谈为什么要敬业。

工作无高低贵贱之分,人也没有高贵与下贱之别。无论干什么,不见异思迁,只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你就做到了敬业。
假如人人都好高骛远,坐这山,望那山,对工作挑肥拣瘦,那么社会分工就会乱套。有的行业可能会人满为患,有的行业因无人去做而趋于瘫痪。只有人人都树立乐业、敬业的思想,根据社会的分工和自己的能力、特点最大限度的专心致志的认真去做分配给自己的事情,那么你的工作、你的敬业精神就得到了社会和人民大众的认可。
绝大多数人的贪图享乐,拣轻怕重的惰性是生来具有的,为了实现社会分工的总体平衡,靠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收效不大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就会是市场手段的调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