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是不是人被拦腰砍断后并不会马上死掉?为什么?

如题所述

腰斩并不会让人立马死掉,因为人的主要内脏都在上半身,所以犯人一般都是失血而死,痛苦至极,最长甚至可以保持两三个时辰还有气息。

腰斩这种极其残酷的刑罚最早出现在周代,一直到雍正时期才被废除。在这数千年里,腰斩始终被封建君主当作巩固统治的武器。

哪怕是在酷刑众多的封建时代,腰斩的残酷程度也一直让众人谈之色变。所谓的腰斩并不是所认为的将身体从腰部“一刀两断”,然后犯人就迅速死亡了。

它的残酷在于腰斩的犯人身体在“一刀两断”之后往往不会立刻死亡,而是在剧烈的痛苦之下感受着体内的血一点点流尽,在极度的痛苦与恐惧之下等待死亡。

史记有记载的最早死于腰斩的犯人就是秦朝丞相李斯,在咸阳当众被腰斩。在中央集权达到巅峰程度的明朝,死于腰斩的人就更多了,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方孝孺

朱棣推翻建文帝,自己称帝,让当时的士林名士方孝孺起草诏书,然而方孝孺却坚持朱棣是乱臣贼子,不肯从命。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朱棣下令诛方孝孺十族,而方孝孺本人被判腰斩。

据说,方孝孺腰斩后仍然用手指蘸了自己流出的血连续书写了十二个半的“篡”字才咽气,透过这样的描述,感受方孝孺的死,再想想腰斩这样刑罚,简直是让人毛骨悚然。

虽然腰斩只存在了几千年,但是死于腰斩的名人却不少,无论是秦朝的李斯,汉朝的晁错,还是明朝的方孝孺,他们都是封建君主巩固统治的牺牲品,而腰斩这种刑罚就是封建君主手上最锋利的武器。

扩展资料:

腰斩的取消:

记载在史书上有名有姓被腰斩的第一人,应是秦国丞相李斯,他就是被施以腰斩之刑。根据现有史料推测,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判处腰斩的人身处清朝,是雍正当政时期的河南学政,叫俞鸿图

这里的“斩”可不是杀头,而是腰斩,是拦腰斩断。施行腰斩的时候,也是大有讲究,如果给刽子手送点礼的话,刽子手就从上面一点部位动刀,这样犯人会死得快一点。              

如果不给刽子手行贿的话,那这受刑人可就有的受了,他们会从下面一点的部位开刀,这样受刑人会死的很慢,一刀铡下去之后,上半截子还是活的,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彻底死去,这可真是惨不可言。

俞鸿图家没人打点行刑的刽子手。没捞着好处,刽子手很不舒服,在施刑的时候。可劲的折磨这俞鸿图,一刀铡下去之后,俞鸿图上截在地上打滚,痛苦万状,用手指蘸上身上的血在地上连续写了7个“惨”字。

邹士恒将俞鸿图受刑时的惨状一五一十地向雍正做了报告,雍正皇帝听完后,也是颇为吃惊,觉得太过残忍,于是又下了一道谕旨:废除腰斩之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腰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腰斩不死的主要原因:
1,人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被从腰部砍作两截后,还会神志清醒,过好长一段时间才断气。
2,古代如果有人想要犯人多受点罪,刽子手就会在腰部下面一点的部位(不伤及主要器官)动刀,甚至将被腰斩之人上半截移到一块桐油板上,使血不得出,可使犯人多延续两三个时辰不死。
3,一般腰斩的犯人都是失血过多休克而死,所以会很久。

另附腰斩历史:

其实腰斩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历史的进步”。因为殷商时代的死刑,保留了不少原始部落享受人肉大餐的习俗,烧、烤、蒸、煮,无不围着口腹之欲打转。如“醢”是把人剁成肉酱,“脯”是把人做成肉干,“炮”是把人绑在大火炉的金属外壳上烤成熟肉,而“镬烹”则干脆把人扔到饭锅里煮成肉羹。
到了周代,“砍斫”逐渐取代“烹饪”,成为死刑的主流。周代的死刑有车裂、斩和杀三种。其中的“斩”就是腰斩,而“杀”才是后世所谓的斩首。
腰斩最初腰斩行刑时用斧或钺,因为青铜毕竟要软些,不够锋利,必须做成斧钺,砍下去才有力度。待铁器普及后,刀渐渐在斩刑中唱起了主角。不过刀虽然锋利,却容易磨损,用起来更要求技巧,得像庖丁解牛一样,谙熟腰椎骨空隙,否则,一刀下去不能砍断,场面自然尴尬,会遭围观的人群嘲笑其手艺不精,有损刽子手的“职业操守”。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腰斩开始启用更顺手的铡刀,不仅刃利背厚,不易磨损,而且对杀人技术要求比较低。包龙图那著名的三口铡刀,其实并非电视上演的那种用途:把人头塞进去,刀起头落,仿佛中国式的断头台,而是腰斩时用的,把人截成两段,“手足异处”。
腰斩在行刑时,犯人必须脱光身上的衣服,使腰部裸露出来,伏在铡床或木、铁的砧板上,正是刀俎之间“我为鱼肉”的架势。普通人至此怕早已魂飞魄散了,但总有那么个别不畏死的“牛人”。秦末楚汉相争,韩信离楚投汉,还是个无名小卒时,因犯军法当受腰斩。一同被处死的13个人被斩之后,轮到了韩信,他居然仰躺在砧板上直视将加诸于己身的刀刃,大呼:“刘邦那小子不是想夺天下吗?为何要斩杀壮士!”当时夏侯婴做监斩官,听闻此言,被他的勇气和豪壮折服,大呼“刀下留人”,不仅没有杀他,还将他推荐给刘邦,让他做了个管粮饷的都尉。
汉代还有一个叫张苍的人,其命运更是让人叫绝。根据《史记》记载,张苍以宾客身份随刘邦攻打南阳时,因犯法被处腰斩。他脱掉衣服,往砧板上一伏,体格高大,肥白得像葫芦瓜一样,在普遍营养不良的囚犯中显得分外出众。当时的监斩官王陵看到后,十分惊异,认为他是个美男子,就禀告刘邦,赦免了他。此人以后立了大功,还当了丞相。
腰斩这一刑罚于雍正朝被废,当时雍正皇帝对俞鸿图实行腰斩的刑罚,俞鸿图被腰斩后在地上用自己的血连写七个“惨”字方自气绝身亡,雍正听说之后便觉残忍,命令废除这一刑罚。

磐龙缠炉 整理复制,欢迎追问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3-24
法律规定脑死亡才叫真正死亡。心跳停止大脑没死亡在法律上不能宣布死亡,所以被腰斩的人是不不马上死掉的
第3个回答  2019-12-23
拦腰砍断的话,那个只是一瞬间,然后你的要断掉了,这个时候呢,你的脑子就是那些东西,还是活的嗯,他不会意识到,然后会过一点时什么流血啊,然后慢慢的就会死掉
第4个回答  2013-03-24
是,脑神经还没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