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讲述我的考研历程,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我考研之路的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我是一个二战上岸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硕的研究生,第一年以5分之差没有考上,所以大家也要吸取我的一些经验教训,少走弯路,一战成硕!

学校概况

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 ,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合工大始创于1945年,1958年定名为合肥工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合肥工业大学的车辆在业内的认可度是比较高的,其中机械设计与理论是二级国家重点学科。评价某学校专业强弱最好的评判标准是国务院与教育局于 2017 年底联合发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合工大机械和车辆评级为 B+,在 211 高校中名列前茅,考研意义在于未来有更广阔发展空间,更高的发展平台,尤其报考工科机械或车辆专业更是如此,所以报考一个专业强,同时竞争力又没那么夸张的学校是比较明智的,合工大211平台完全已经够了,关键在于后期个人能力的提升,能力够强没有拿不到的offer。

数学复习:

1、前期一定打好基础,修炼基本功,没有基本功和前期积累,只靠后期突击就是纸老虎。

高数部分:算是重中之重,重点难点都在这儿了,个人看的是武钟祥老师基础课和强化课,强化部分作为二次复习听,可以轻微倍速但并不建议太快(武老师宝藏老师)。

线性代数部分:相信没有人不推荐李爷爷了,两重一难一定一定学好(向量难点,方程组特征值重点),李爷爷的视频可以1.5倍速,基础加强化部分(基础课时间太紧或者基础好可以选择跳过),教材我就用的对应的配套书线性代数辅导讲义,保证里面的每一个定理定义吃透,书上所有题都要做会。

关于向量的证明部分一开始有难度,学到那儿可以放慢速度,把这块部分可以多听一两,对于实对称相似很重要几乎每年都考,把题目做熟练,有的题目挺活的,自己要总结一些套路。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相对简单一点儿,重点就是第三章二元随机变量和第七章极大似然估计了,超高频率考点,这块推荐王世安老师,解题超厉害,一定注意某些细节,细节没有写全考试是要扣小分的很不值。

2、平时多看笔记

听完网课,不是说听完就结束了,记一厚本很有成就感的样子,最重要的是来回翻来回,翻不限次数,夸张一点直到看的快吐了就差不多了。对于笔记看不懂的部分一定及时看回放,不然日后就会忘,数学这东西忘的快,尤其刚开始学忘的不要太快,所以及时复习很关键,不然时间越长后期还得用更多时间补上来。

3、增加计算能力增加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包括准确率和速度,二者通过平时大量练习做题来培养。计算能力太重要了,很多同学会做就是算不对,最后得分和啥也不会的没有区别。尤其考试计算量大时间还紧张(个人觉得21计算量会较大 可以参考19年)。关于计算最重要的绝对是积分部分了,个人推荐高等数学上册积分部分的课后题,把里面题都刷掉,你的积分运算会上升一个大层次(当然有些题目确实难算 我懂得 尽力做吧)。

4、刷题

我个人用的是复习全书和660和330,个人感觉也不错,其他同学也有用张宇闭关修炼的听说也不错。李林的880据说也挺不错的。第一次做错的一定二次刷,把错题做对是提升分数的关键!

5、真题

真题很宝贵,建议10月份开始来,每天一套,从05年开始做,刷两到三遍。真题分数普遍分高,不要骄傲因为很多题目你前期做题都练习过,这并不是你的真实成绩实力。

6、心态放好

被数学虐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正常的事情,你不会别人也不会, 所以一定放平心态,学会心态强大。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在21考研数学中取得高分!

英语复习:

1、1-3月

复习内容主要是背单词和长难句,背单词的方法主要是三种:单词书、单词软件以及视频。背诵单词主要是以单词书为主,软件为辅,市面上的单词书种类较多,无论是选择哪一本单词书,持之以恒的背下去才是重点。软件可以用扇贝单词或者墨墨背单词,用手机背单词时注意不要分神。长难句这里建议跟刘晓燕老师,比较基础,更加通俗易懂。

2、4-6月

重点依然是背单词和长难句,方法同上。可以开始做 97至04 年的阅读真题,一天一篇目的是巩固单词和使用阅读文章进行翻译。

3、6-9月

复习重点是真题(单词还是要背),做2005到2015年的真题,每天做一篇一遍阅读的做题时间控制在15到17分钟之间,做完之后对答案并从单词、长难句、错题 3个部分进行分析。准备一个笔记本,并分成上面3个部分,将不懂的单词短语记下来整理成自己的单词本,这个比任何一本单词书都要重要;长难句摘抄下来先自己翻译一遍然后再对照答案翻译一遍;做错的题目去看考察的内容是什么并分析错误选项的坑以及正确的解题思路。最后再分析整个文章的类型结构,这会对阅读和理解题目有很大的帮助。整个过程大概会花1.5小时。真题视频推荐唐迟老师。

4、9-11月

真题开始做完形填空、新题型和翻译,建议这三个部分按照题型复习,比如拿出几个小时专门做新题型。阅读理解65-70分钟做完4篇,如果基础比较好就可以开始整套刷题(作文除外)。这个时候要重视正确率,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并进行总结分析。16、17年的真题整套模拟检测复习效果。9-10月开始看作文,选择合适的作文书,推荐王江涛满分写作。

5、11月之后

多模拟写作,可以看看刘晓燕老师的作文模板,还有王江涛的满分写作,多背大小作文,有自己的模板,单词每天还要背,一直背到考试那天。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在21考研英语中取得高分!

政治复习:

第一阶段(7-9 月份):利用肖秀荣精讲精练(徐涛核心考案)配套强化版视频(肖秀荣、徐涛),过一遍知识点,不用背!!!,可以对重点的知识点进行记忆和理解,肖秀荣 1000 题根据视频和知识掌握,可以分章节习题练习,具体做题方法看按自己来。

第二阶段(10 月份-11 月中旬):可以利用你之前购置的书籍如腿姐的背诵手册(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肖秀荣知识点提要等),进行知识点的第二遍掌握,可对重难点进行背诵,同时对肖 1000 题进行二刷。记住不可以像第一阶段那样了,要学会理解背诵!!!

第三阶段(11 月中旬-考研前一天):对于市场上的模拟练习题进行联系模拟,包括肖四肖八的选择和大题(其中肖四的大题是重重之中),除了肖四的大题背诵,如果想得高分的话,可以对徐涛(肖秀荣考点预测)中的押题点进行背诵,记住不要怀疑老师的押题思路,背就完了。

还有就是关于选择题的模拟练习,大家要尽自己所能(到时候我也会给大家提供一些)对那些名师押题卷的选择题进行练手和知识点巩固,这个时候的微信小程序用处很大。(记住:这断时间就是背押题卷大题,练押题卷选择)

专业课复习:

4.专业课
专业课考机械原理,东南的那本,不知道今年是否会变,变的几率很小,其实专业课上学期也没必要看,从出了招生简章开始看一点都不晚,这个也不用急,大四上学期开始准备即可。今年的工大的机原也是悲剧的一年,往年50分的简答一个没有,全是计算题,十个计算题,在考场当时我就懵了,我以为发错卷了,当我左顾右盼的瞧了一遍人家的才知道没错,试题改革了,之前一点消息也没有,而且工大没有大纲,只能自己看课本,当时我有放弃的冲动,好歹坚持下来,最后专业课果然是最次的。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简答题我是重点准备的,所以考完之后特别失望,寒假在家我就找工作,签了三方了,可以想象出当时我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专业课其实不难,也是基础,只不过我准备简答题花的时间很短,感觉特别亏,机原课本我大概背了4遍吧,基本上背下来了,所以我就指望只简答题得分他却没有了,差点吐血身亡,年都不知道怎么过的,一想到辛辛苦苦一年成了这个结果就很郁闷,快把工大的老师恨死了,一点都不体会学生的艰辛,不想要总要给人家外校调剂的机会吧,这一点工大做的不好,如果被刷,那调剂的概率基本为零,所以说报工大有一定的冒险性,如果决定了,那就不要犹豫,好好准备,一次成功,不成功变成仁。考虑到今年的改革,真题的重要性没以前那么大了,但是还是要做,起码要做会,相似的题真题上还是有的,不是说一个没有。
另外一个就是工大机械原理习题集,这个很重要,上面有原题的,我只是把习题集看了一遍,并没有认真做,结果考试的时候碰见原题却做不上,悲催。一定要把习题集上的每个题都弄明白,不能留任何疑问,这个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真题。这是我的经验,13年会不会变革谁都不知道,考不考习题集上的原题也不一定,就算不考也可以当做练习来做,上面的题目很好。最最重要的就是课本!课本是王道,万变不离其宗,就算再变革也不会超出课本的范围。我建议,课本能背过就直接背过,包括所有的例题、课后题、文字、带星号的。课本上所有的东西都是重点,带星号的也很重要,不能留任何死角和问题,如果把课本搞定,120以上问题不大,工大120以上的可谓凤毛麟角,再次强调课本的重要性,要挨个题做,挨个字看,再怎么认真也不为过,课本放在第一位。再有一个就是如果在本地的话可以联系一下本校的学生弄点练习题,我是山东的,什么资料也没有,只有真题和课本,最后很悲剧。我知道几个合肥本地的他们本科学校离工大近,弄到一些练习题,我也不知道啥题,基本上在110以上吧,好几个120的,分很高,专业课拉我们三四十分。1. 先来说说2020年合工大初试的情况吧!虽说2020年的数学很难, 但是只要你平时认认真真做题,打好基础功,考试时不要太过粗心, 我相信100+不成问题的, 这里就不过多的讲述公共课的复习计划了, 上面已经进行了分享,但经验贴仅供参考,具体需要结合自身学习情况才能为自己规划好复习计划。2020年的机械原理相比往年出题套路一定。

2、具体的学习方法就不过多阐述了,尽量在考验后期将数学与专业课同等看待即可,学习阶段划分为三个即可:基础、强化和真题冲刺练习,大约从7月入手即可,基础和强化主要是针对课本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结合习题练习做到熟练,大约用时4个月吧,最后的冲刺就针对真题和重难点习题进行练习即可,重点近10年真题最具借鉴意义,工大机械原理近年来出题思路固定,基本以10道大题形式进行考察,和考纲相对应,具体复习攻略在分享。具体出题内容主要借鉴市场上习题集(荣辉+张志强),往年有些考题还会借鉴课本例题或课后习题,以及其他学校的真题。

6、后话

前人告诫即将考研的同学考研捷径是:心无旁骛,脚踏实地。但这条捷径走起来有些艰难,一部分人仍然会选择走一条轻松但是不归之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