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消灭家里的蜱虫····

我家狗狗长了蜱虫,我抓了10只。我准备卖狗了,不过听别人说,蜱虫会在家里活10年(好可怕),怎么办啊,我担心蜱虫会咬家人,蜱虫又会传染森林脑膜炎,怎么消除家里的蜱虫啊········急·······

家里出现蜱虫的话,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消灭,第一、打扫卫生并做好消毒工作;第二、将家里的衣物用热水消毒;第三、给家里的宠物做驱虫;第四、在家里使用消毒粉。

一、打扫卫生并做好消毒工作

首先,蜱虫本身是非常小的,而且肉眼很难清除地看到,所以当我们发现家里有蜱虫的时候,就要将房间彻底打扫一遍,除了扫地拖地之外,还要用消毒水来清洗房间的地板,这样就能够保证地面上的蜱虫被彻底消灭了。

二、将家里的衣物用热水消毒

其次,我们除了要清扫地面之外,还要将房间里的衣物、床单、被套、沙发垫子等人密切接触的东西清洗干净。一般来说,洗衣机是无法洗掉蜱虫的,所以我们要将这些衣物用热水浸泡后再洗,在洗的过程中最好是加入一些杀毒剂,这样才能够彻底消灭蜱虫。另外,衣服用杀毒剂洗过以后一定要记得多清洗几遍,免得毒素残留在衣物上伤害皮肤。

三、给家里的宠物做驱虫

通常家里出现蜱虫都是因为家里的宠物,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家里的宠物做定期驱虫。一般宠物猫是不会出现蜱虫的,毕竟猫咪本身是很爱干净的,蜱虫最常出现在狗狗的身上,所以家里养狗狗的要格外注意,免得狗狗身上长蜱虫。

四、在家里使用消毒粉

最后,即便是彻底打扫了家里的卫生,同时也将家里的衣服、被子等清洗过了,那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还是要在家里面多撒一些消毒粉,尤其是角落、缝隙等地方,都要多撒一点,这样才能够让蜱虫无所遁形,当然,在使用消毒粉的时候还要多注意家里的宠物,免得消毒粉被宠物误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03

狗豆子 学名叫蜱(pí),附着在温血脊椎动物体上吸血,是人类和较低等的动物很多传染病的重要媒介。狗豆子通常在草丛里寄生,建议不要去有树,潮湿的地方。

解决办法:1、可用酒精涂在身上,使狗豆子头部放松或死亡。几分后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从口器旁钳住蜱,急速一拉以把蜱取出。 2、可对感染的局部喷灭蚤喷雾剂,狗豆子就会死亡,第二天即可除去。在出没区域定期应用灭蚤喷雾剂,保持该区域清洁。 3、对叮咬在皮肤上的“狗豆子”不宜强行拔除,可以向它身上滴一滴碘酊、酒精或乙醚等,或用香烟烘炙,使“狗豆子”自动脱掉。 4.用肥皂水或重碳酸钠涂搽伤处,有止痛、消肿的作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4-05

去除家里的蜱虫,可以分以下几步:

    整理屋子。尽管蜱虫常见于户外,但褐色犬蜱入侵室内的案例也不罕见。犬蜱寄生在狗和其它动物身上,并且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

    把脏衣服放入热水清洗。蜱虫常依附在脏衣服或床单上。将你怀疑有蜱虫的任何衣服或床单放入适合该布料的最热的水中清洗。

    从上到下大扫屋子。下一步就是尽量从上到下彻底打扫整间屋子。清洁架子、拂去角落里的灰尘并用扫把、拖把和吸尘机大打扫所有地板。

    在屋子撒上杀虫粉。一旦清洁并整理屋子后,你可能已经动手去除了许多蜱虫,然而你仍需利用杀虫粉消灭任何残留的蜱虫和它们的卵。

    治疗养在室内的宠物。室内宠物,尤其狗是蜱虫入侵的首要源头。狗从户外把蜱虫带进屋子里,或是狗屋、附近小区的其它动物把蜱虫传播给你的狗。

如果以上方法还没有彻底清除室内的蜱虫,那么建议联络专业害虫防治人员。严重的蜱虫侵扰需要专业害虫防治人员的专业技术才能解决。他们有特别的设备和杀虫剂,能在一接触到蜱虫时即把它们杀死。此外,他们也对蜱虫的栖息地和行为有深入的了解,所以能非常快速地找到蜱虫。

清除宠物身上的蜱虫尤其应该注意方法:

1.可用酒精涂在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几分后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从口器旁钳住蜱,急速一拉以把蜱取出。

2.可对感染的局部喷灭蚤喷雾剂,蜱虫就会死亡,第二天即可除去。在出没区域定期应用灭蚤喷雾剂,保持该区域清洁。

3.对叮咬在皮肤上的蜱虫不宜强行拔除,可以向它身上滴一滴碘酊、酒精或乙醚等,或用香烟烘炙,使“蜱虫自动脱掉。

4.用肥皂水或重碳酸钠涂搽伤处,有止痛、消肿的作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8-05
你好,楼主:

用宠物灭虫净喷洒家里各个地方吧,宠物灭虫净是专用于宠物寄生虫病的(包含蜱虫)。

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达30mm。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份。
  发育过程分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成虫吸血后交配落地,爬行在草根、树根、畜舍等处,在表层缝隙中产卵。产卵后雌蜱即干死,雄蜱一生可交配数次。卵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约0.5~1mm,色淡黄至褐色,常堆集成团。在适宜条件下卵可在2~4周内孵出幼虫。幼虫形似若虫,但体小,有足3对,幼虫经1~4周蜕皮为若虫。硬蜱若虫只一期,软蜱若虫经过1~6期不等。若虫有足4对,无生殖孔。再到宿主身上吸血,落地后再经1~4周蜕皮而为成虫。硬蜱完成一代生活史所需时间由2个月至3年不等;多数软蜱需半年至两年。硬蜱寿命自1个月到数十个月不等;软蜱的成虫由于多次吸血和多次产卵,一般可活5、6年至数十年。
  
  蜱在生活史中有更换宿主的现象,根据其更换宿主的次数可分为四种类型:①单宿主蜱:发育各期都在一个宿主体上,雌虫饱血后落地产卵。如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②二宿主蜱:幼虫发育为若虫在一个宿主体上,而成虫在另一个宿主体上寄生。如残缘璃眼蜱(Hyaloma
detritum)。③三宿主蜱:幼虫、若虫、成虫分别在3个宿主体上寄生。如全沟硬蜱、草原革蜱。90%以上的硬蜱为三宿主蜱,蜱媒疾病的重要媒介大多是三宿主蜱。④多宿主蜱:幼虫、各龄若虫和成虫以及雌蜱每次产卵前都需寻找宿主寄生吸血,每次饱血后离去。通常软蜱都属多宿主蜱。
产卵和孳生地  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的泥土中等。软蜱多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及人房的缝隙中。
  
  雌蜱受精吸血后产卵,硬蜱一生产卵一次,饱血后在4~40天内全部产出,可产数百至数千个,因种而异。软蜱一生可产卵多次,一次产卵50~200个,总数可达千个。
  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有些种类侵袭人体。多数蜱种的宿主很广泛,例如全沟硬蜱的宿主包括哺乳类200种,鸟类120种和少数爬行类,并可侵袭人体。这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天。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到1小时。蜱的吸血量很大,各发育期饱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硬蜱甚至可达100多倍。
  
  蜱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全沟硬蜱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微小牛蜱多寄生于牛的颈部肉垂和乳房,次为肩胛部。波斯锐缘蜱多寄生在家禽翅下和腿腋部。
与疾病的关系
1.直接危害  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tick
paralysis)。多见于儿童,如能及时发现,将蜱除去,症状即可消除。此病在东北和山西曾有人体病例报告。2.传播疾病⑴森林脑炎:
  是一种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为森林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主要的病媒蜱种为全沟硬蜱,病毒在蜱体内可长期保存,可经各变态期及经卵传至下一代或第三、四代,并可在蜱体内越冬。本病多发生在5~8月,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林区,患者主要是伐木工人。此外,四川、河北、新疆、云南等省和自治区也有病例发生。
  
⑵新疆出血热:
  是一种蜱媒急性传染病,是荒漠牧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为一种蜱媒RNA病毒。疫区牧场的绵羊及塔里木兔为主要传染源,急性期病人也可传染。传播媒介主要为亚东璃眼蜱,病原体可在蜱体内保存数月,并经卵传递。本病除经蜱传播外,羊血经皮肤伤口,及医务人员接触急性期病人新鲜血液后,也可感染发病。在我国流行于新疆,患者主要是牧民,发病高峰期为4~5月份。
  
⑶蜱媒回归热:
  又称地方性回归热,是由钝缘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螺旋体病,不规则间歇发热为其主要临床特征。我国新疆有该病流行,其病原体,在南疆村镇型的为伊朗包柔氏螺旋体(Borrelia
persica),乳突钝缘蜱为传播媒介;北疆荒野型的为拉氏包柔氏螺旋体(B.latyshevyi),特突钝缘蜱为传播媒介。病原体可经卵传递。乳突钝缘蜱可经卵传递8代,并能贮存14年。动物传染源主要是鼠类,病人也可作为本病的传染源。
  
⑷莱姆病:
  我国于1985年夏在黑龙江海林县林区首次发现。病原体是伯氏包柔螺旋体(B.burgdorferi)。它是一种由硬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好发于春、夏季。我国主要媒介是全沟硬蜱,某些野生小型啮齿动物为贮存宿主。本病分布广泛,在五大洲20多个国家都有病例报告。我国已证实有20省、市、自治区有本病流行。
  
⑸Q热:
  病原体为贝氏立克次体(Coxiella burneti)。本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常在野生动物(啮齿类)与家畜之间传播流行,牛、羊为人体Q热的主要传染源。感染方式主要由呼吸道吸入传播,也可通过消化道及蜱的叮咬、粪便污染伤口而感染。病原体能在蜱体内长期存在,并经卵传递,如乳突钝缘蜱可贮存病原体2~10年。本病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在我国已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证实有Q热存在。在流行区已发现微小牛蜱、亚东璃眼蜱和铃头血蜱(Haemaphysalis
companulata)自然感染。
  
⑹北亚蜱传立克次体病:
  又称西伯利亚蜱传斑疹伤寒。病原体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ickettsia
sibirica)。小啮齿动物为主要传染源,草原革蜱为其主要媒介,边缘革蜱(Dermacentor
marginatus)也能传播。病原体可经卵传递,在蜱体内可存活2年。病原体可通过蜱的叮刺或蜱粪污染而感染。我国新疆、内蒙、黑龙江有本病存在。
  
⑺细菌性疾病:
  蜱能传播一些细菌性疾病,如鼠疫、布氏杆菌病、野兔热。蜱能长时间保存一些病原菌,并经卵传递。例如鼠疫杆菌在草原革蜱成虫体内可保存509天;兔热杆菌在拉合尔钝缘蜱(O.lahorensis)体内可存活200~700天,故蜱在保存这些病的自然疫源中起一定作用。
防制原则1.环境防制 
  草原地带采用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办法灭蜱。结合垦荒,清除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捕杀啮齿动物。
  
2.化学防制 
  蜱类栖息及越冬场所可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林区用六六六烟雾剂收效良好,牲畜可定期药浴杀蜱。
  
3.个人防护 
  进入有蜱地区要穿五紧服,长袜长靴,戴防护帽。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3-06-09

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消灭蜱虫:

1、环境改善

现在很多草原、牧场的工作人员都会采用牧场隔离的办法,比如将一些蜱虫喜欢吃或者逗留的地方彻底清除,像一些杂草、地缝等处用人工的办法进行填补,而一些啮齿动物进行捕杀而在家如果发现蜱虫,可以彻底的打扫室内卫生,保持清洁度,可以适当的撒上沸水,将全部的家具浇一遍。

2、化学药物

这种方法是最常见的办法,可以快速有效的消灭蜱虫,比如用药进行大面积的喷洒,比较常见的是柏灵素等,可以快速的将蜱虫杀死,还有一些林业区域使用一种生物农药来灭杀蜱虫,这种药物无色无味、关键是对于人体没有任何毒害。

3、生活细节

在平时当蜱虫泛滥的时候虽然可以用药物或者其他方式进行消灭,但如果从根本上彻底的制止蜱虫的泛滥未尝不是好办法,可以适当的注意自己的生活区域的卫生以及防护措施,保证良好、整洁的环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