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号飞船资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9-24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神舟”一号飞船和它的乘客
“神舟”一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
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成功,飞船完成了环绕地球第14圈的飞行,在完成了预定的科学实验任务后,飞船返回舱顺利返回,于11月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神舟”一号飞船上除了装有各种不同的仪器外,在返回舱内还放置了下列物品:旗帜包括:中国国旗、香港区旗、澳门区旗和奥运会会旗;邮票及纪念封;农作物和中药材种子。
“神舟”二号飞船
2001年1月10日,中国第二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升空。“神舟”二号在太空停留7天,环绕地球运行了108圈。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下,按预定的测控方案,分布在海上的“远望号”航天测量船,以及有关航天测控站,对飞船进行了持续的跟踪、测量与控制。“神舟”二号按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次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神舟”二号是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在轨运行期间,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飞船各种试验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
“神舟”三号飞船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三号无人飞船,乘坐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起飞,588秒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神舟”三号比起“一号”、“二号”有许多新的技术改进。一是应急救生系统完全进入载人实用状态;二是放置在轨道舱里的科学实验装置,都是为新的科研课题服务的,既有地球环境监测设备,也有生命科学实验设备;三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提高了飞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神舟”三号在太空遨游6天18小时,在预定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行108圈、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它对全面提高载人航天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实施载人航天飞行、把宇航员送上太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舟”四号飞船
2002年12月30日凌晨,“神舟”四号顺利升空,进入预定轨道, 在太空停留7天。
中国载人航天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次飞行与真正载人飞行的技术状态完全一致。发射前,中国宇航员曾在“神舟”四号里面进行过训练。十年砺一剑,从1992年开始启动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即将进入收获季节。
神舟五号飞船
神舟五号飞船的轨道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返回舱则是飞船的指挥和控制中心,航天员乘坐其进入太空并返回地球,在上升段和运行段,返回舱还具备逃逸功能,可以确保航天员安全。神舟五号飞船的返回舱外径达到2517mm,长度2500mm。推进舱负责为飞船提供能源和推动力。飞船的质量为7.8吨。
与神舟四号相比,神舟五号进行了39处提高可靠性和20处提高安全性的改进,并安排了56项可靠性和安全性试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24
2001年1月10日,中国第二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升空。“神舟”二号在太空停留7天,环绕地球运行了108圈。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下,按预定的测控方案,分布在海上的“远望号”航天测量船,以及有关航天测控站,对飞船进行了持续的跟踪、测量与控制。“神舟”二号按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次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神舟”二号是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在轨运行期间,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飞船各种试验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
相似回答